現場的武行兄弟都圍攏過來。

其實武行圈子很小,目前武行班主基本上都是老一輩港圈的人物,他們基本上都經歷了港片的輝煌時代,對於拍攝動作電影經驗豐富,很多甚至都打入了好萊塢的圈子,比如象袁八爺、林迪安、董偉、程龍大哥的成家班等等,包括程曉東也曾經在好萊塢混過一段日子。

而武行兄弟近年來幾乎清一色都是來自內地的退役武術運動員,所以往往這個劇組的武行兄弟跟另一個劇組的武行是師兄弟那是常有的事情。

如今李唐在武行圈子裡已經很有名氣了。一方面當然是因為他紅;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能打,偏偏他還不是武術運動員出身,正經科班出身的演員。

而且人家還是憑藉文藝片出道,既拿過華表獎電影新人獎,又拿過威尼斯電影節的小影帝,甚至前不久剛剛還拿到金雞獎的最佳男配,沒有一個獎項是跟動作片有關的。

更讓武行兄弟們難以接受的是,這貨明顯半路出家,會的武術不多,單純就是憑藉反應快,力量大取勝。當然有些可能是顧忌到他是主要演員一般都會手下留情,但大部分人是真心打不過。於是乎這就讓那些動不動會幾百套拳法,或者武術全國冠軍之類的來說,情以何堪啊!

當然《英雄》劇組的武行兄弟們還都是頭一次跟李唐打交道,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紛紛都抱著懷疑的態度想一睹李唐的風采。

“李老師,您請!”張艾做了個請的手勢。

李唐笑了笑道:“咱們還是按照設計的動作你先來吧。”

“好,李老師您小心點。”

張艾話音剛落,便聽到“鏘啷”一聲,長劍出鞘,幾步踏出朝李唐直刺過來。

可能心裡沒底,張艾出劍的速度比較慢,類似正常的排練速度。

李唐不慌不忙,橫槍格擋。

因為是設計好的套路,加之速度不快,兩人有來有往過了幾招。

在一旁觀看的程曉東很滿意,李唐沒有說大話,果然已經練熟了,正如他說的那樣,完全可以拍了。

不過到時候李唐面對的不是張艾而是李連結,熟悉李連結性格和特點的程曉東感覺現在兩人對招速度還不夠快,稍稍猶豫了一下,還是衝著場地中央大聲喊道:“張艾,稍微加快一點速度。”

李連結喜歡打快,當年在香港很少有人能跟得上他的節奏,據說後來在拍《方世玉》的時候,當時的導演元魁從大陸請來了一位二十出頭的武術全國冠軍跟李連結演對手戲。這位武術冠軍卻能完全跟上了李連結的節奏,不光李連結打的過癮,而且兩人聯手共同奉獻了一出足以在香港電影史上留名的經典打戲。

這位當時二十出頭的全國武術冠軍就是後來被譽為李連結接班人的趙文桌。也正是因為在這部戲中趙文桌出色的發揮,加之本身形象又非常好,被徐客導演相中,簽約了徐客電影工作室,代替遠走好萊塢的李連結,出演新一代的黃飛鴻。

也許是李連結珠玉在前,也許是從那時起香港電影開始走下坡路,趙文桌最終沒能復刻李連結的榮光,在接連出演了三部《黃飛鴻》系列,以及文藝武打電影《青蛇》和《刀》後,無論票房還是反響都不盡如人意。

最終和徐客電影工作室五年期滿後,趙文桌簽約了中國星,在香港電影整體走下坡路的大環境中,最終淪為了電視咖。

呃,扯得有些遠了。

回到打鬥現場,張艾在得到程曉東的指令後,喊了一聲:“李老師,小心了!”

說罷,便加快了手上的動作。

說實話,剛才兩人之間的套招李唐也覺得不過癮,速度甚至還沒有之前他在《射鵰》劇組訓練對招時的速度快呢。

眼瞅著張艾加快速度朝自己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