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士氣低沉!」

「出擊吧。」

河邊百枝臣說道:「不能再這樣了。」

阿曇比邏夫點頭,「留一萬人盯著漢城守軍,其他的……出擊!」

「這樣不妥。」物部連熊低聲道:「若是唐軍大軍趕來……別忘了,咱們是來為大唐來助戰的……」

臨出發前,中臣鐮足和中大兄王子都交代過,若是唐軍勢大,那就卑微一些,說倭軍是來助戰的,先把局勢穩住了再說。

但中大兄王子卻補充了一句:「若是有試探唐軍實力的機會那就果斷出手,勝了就一路砍殺,一路殺到平壤去。若是見勢不妙,就低頭。」

河邊百枝臣不滿的道:「你這是膽怯。如今唐軍才十餘騎,咱們若是低頭……回去殿下能殺你了。」

這次冒險渡海而來,從戰略上來說堪稱是大冒險,智者不為。但從戰術上來說卻是一次成功的行動,倭人成功的獲取了大陸的落腳點,甚至是獲得了一個國家。

第一次冒險的成功讓中大兄王子和倭人們越發的不可一世,越發的瘋狂了。

「大戰當前,別爭執了。」阿曇比邏夫用警告的眼神看著二人,「將士們士氣有些問題,就來一下。」

大軍一動,那些斥候就開始跑路了。

「趕緊跑啊!」

孃的,他們可不是薛仁貴,能夠單騎殺入敵軍陣中,再輕鬆殺出來。

「他們害怕了。」

阿曇比邏夫微笑道:「準備撤回來。」

噗!

噗!

噗!

腳步聲很輕微,但很密集。

漢城城頭的軍士瘋狂往後跑。

後面的那些高麗人趴在城頭上翹首以盼。

「來了!他們來了!」

步卒的陣列鋪天蓋地,從出現開始,就一直看不到盡頭。

一個軍士眼尖,回身狂喜的喊道:「是唐軍!是唐軍來了!」

「我們得救了!」

和倭人相比,大唐的名聲好的太多了……廝殺時說殺你就沒二話。但被俘後,往往會得到善待……譬如說當年先帝征伐高句麗時,一戰俘獲數萬人,先帝竟然釋放了大半。

有人說先帝迂腐,有人說先帝是邀名……可看看這兩次征伐高麗,當不敵時,高麗人投降的格外的爽快,這便是先帝當時種下的善果。

此刻漢城守軍近乎於把唐軍當做是自己人,這同樣是先帝當年的功勞。

那些追過來的倭軍止步,有些不安。

腳步聲漸漸大了。

嘭嘭嘭!

城頭有高麗人說道:「我感到了大地在震動。」

阿曇比邏夫已經來了。

「是唐軍來了!」

有人尖叫,卻是百濟人。

倭人從未和大唐較量過,而百濟卻吃過苦頭。

嘭嘭嘭!

賈平安在中軍已經看到了漢城。

「不錯,並未陷落。」

前方,倭軍正在列陣。

「我們的斥候回來了。」

斥候一路衝進來,稟告道:「武陽公,倭軍三萬餘人正在攻打漢城,我等到了之後,一路斬殺倭軍騎兵百餘人……」

「苟日的還知曉夾帶私貨給自己請功。」賈平安笑罵道:「乾的不錯。」

隊正馬上就紅光滿面,「我等還能廝殺。」

「滾!」

斥候是軍中的寶貝,不到危機時刻,賈平安不可能讓他們衝殺在第一線。

「武陽公。」楊大樹來了,「倭軍領軍的乃是阿曇比邏夫,另有河邊百枝臣,以及後將軍物部連熊。」

「河邊……這是什麼意思?」李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