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反映出當時官場的一些弊端,如官員選拔的隨意性和官僚主義的阻力,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政府的效能和公正性。

而這樣的制度只會讓行政機構越來越臃腫,讓朝廷的工作效率下降。而這一狀況隨著王朝建立的時間越長,便會越嚴重,而且永遠不會得到改變。

而且,看看那些被推翻的王朝,其末代之時往往都是財政出了問題。人口的增加根本沒有帶來國庫的充盈,這些本應進入國庫的錢財,最終成了臃腫官僚們的俸祿。這也是王朝倒臺最根本的原因。

除非王朝交替,新的王朝在建立之初,才有可能是最精簡的官僚體制。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顯慶三年。

正月之時,長孫無忌等人呈上了他們修訂的新禮儀規範。皇帝李治下令在國內和國外都要實行這些新的禮儀。

在此之前,李治認為貞觀年間的禮儀規範不夠完善,因此命令長孫無忌等人進行修訂。

當時許敬宗和李義府掌握實權,他們對禮儀的增減有很多都是迎合皇帝的意圖,但是儒家的學者們對此表示反對。

而太常寺的博士蕭楚材等人認為,提前準備凶事是不合適的,這不是臣子應該討論的。許敬宗和李義府非常同意這個觀點,於是就焚燒了《國恤》這一篇文章,從此關於凶事的禮儀就缺失了。

其實許敬宗和李義府作為掌權者,對禮儀的修改有很大的影響力,只要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便會橫插一腳,管你是不是傳統、是不是美德,老子說不行就不行。

而歷史長河中的很多傳統習俗,都是被這樣的混賬玩意兒給弄沒得。要知道,一個民族的道德與習俗息息相關,失去一種習俗,往往便代表著某種道德底線的喪失。

這種改變,將對一個民族產生無法估量的影響。

李治對於這樣的情況是清楚的,否則他也不會讓人下詔令不許尊長跪拜僧尼,更不會讓長孫無忌等人去修新禮。

但是他偏聽偏信的性格,又註定讓這一件事情變得不倫不類,最終的結果並不能盡如人意。

此時的金山正開完新一年的規劃會議,鐵路的延長以及沿途小鎮的建立都在規劃之上。

有了大食國那邊交易過來的奴隸們的加入,今年的鐵路至少需要開闢出五百公里。同時,將會在周邊建立一個小鎮,用以安置一些人口進行開荒。

海船的建設將是另一個重點,造船廠需要建造兩艘大型鐵甲船以及二十艘木質海船。

為此,相關配套的鍊鐵廠、造船廠等等廠房也將跟著新建。而由於海運裝載能力的增加,輕工業商品的生產數量也必須跟著增加。

這樣一來,金山對於鋼鐵等工業材料的需求又擴大了好幾倍。為此,崔俊便要求李恪那邊也跟著新造一些的大型的木質海船,專門向金山地區運送煤炭與金屬礦石。

同時,為了加快李恪在澳洲開礦的速度,崔俊便開始將炸藥運往澳洲,幫助他們炸開山體,方便得到礦石。

最後便是要在金山推行新的貨幣政策,初步所定的貨幣種類便是金幣、銀幣與銅幣。

各級的貨幣價值相差十倍,最低階的銅幣錨定糧食中的大米為基礎。一銅幣可以購買一公斤大米,其餘的物資便按照大米為基礎,等量、等值換算。

而這一步動作,將會在今後,發揮巨大的經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