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貪腐也是全球聞名的,買賣官職、貪汙腐化依然成風。所以陳鳴就覺得,當初的自己的一些想法好幼稚。
誰也沒規定近代國家就一定要比封建王朝廉政奉公不是?不準內鬥,不準內鬥,不準內鬥……
“殿下,此乃人之常情。”汪輝祖、熊炳章等一點都不吃驚,“一個人開始覺得自己有能力和理想來實現自己的原望的時候,它首先想到的是找一個官噹噹。在中國,官民是兩個不同層次的階級。”陳鳴口裡的很多新鮮詞彙現在汪輝祖用的可是很熘,“在中國,不管什麼人首先想的就是當官掌權。當階級平等的時候,即會有包拯、海瑞這等清官,也會有數不勝數的奸邪好利之輩。前者朝代皆不乏其人,後者更層出不窮,無窮無盡。因為現下時局,現下天下,遵紀守法下只能給人提供困難而相對緩慢的生‘財’之道,這個‘財’帶指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名,還有權。”
對於天下官員來說,誰也脫不開名利權三個字。
而官員們居於高位,好逸惡勞之思油然而生,不想依靠自身的力量、迷努力來改善處境,那就免不了要尋歪門邪道。
這自己直接貪汙受賄是一個法,結黨營私也是一個法,而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都是朝代說不允許的。特別是後者,為朝代之弊政,卻又殺之不盡,無法斬草除根。說到底還是由私利私慾之心而起。雖然會觸犯國家法紀,但在他們看來這即使不是惟一的辦法,至少也是使他們擺脫很不稱心的生活的最容易和最可靠的辦法。
“而國朝當中利慾薰心之輩愈來愈多,黨爭也必然愈演愈烈,如前明末時,皇朝顛覆,江山易主,神州陸沉,未嘗就沒有各派黨爭伐異的因素在。然我國朝新建,皇權穩固,此皆無傷大雅。”在汪輝祖看來,這個時候陳漢朝堂上的傾軋還還遠稱不上‘黨爭’!
現在陳漢朝堂上的一些傾軋,比起明末東林、宦黨、浙黨、齊黨、楚黨、昆黨、宣黨等的紛爭,不問對錯,不問利弊,只言屁股在哪裡,太不值一提了。
“殿下乃開國之主,天下敬服,朝臣蹦跳的再歡,反掌打倒。此國朝而今之爭不同於前明末時者也。”明朝中後期,君權都被文官集團擠壓的站不住腳了,所以正德帝祭出了立皇帝,天啟帝祭出了九千歲這個大殺器來,結果正德帝與天啟帝都是落水,都是無有子嗣,都是被文人的筆桿子汙的一塌煳塗。而崇禎這個被四書五經教傻的傻瓜,上臺後利索的砍掉了九千歲,卻捧不出自己的九千歲來,結果眾正盈朝的崇禎朝亡了。
陳漢與之卻完全不同。
陳鳴現在的權威或許還比不上當初一手遮天的明太祖,但待到明年二月陳鳴正式登基後,他的權威會比朱元璋和朱棣更大,帝王威嚴會更重。因為陳漢由弱變強的每一仗都是陳鳴打下的。
大明朝的文官集團能夠擠得中後期的皇帝站不住腳,那他們敢在朱元璋和朱棣跟前呲牙麼?
想要亡國的黨爭,那必然是君主帝王的皇權先一步動搖了。陳漢現在的朝堂上的爭鬥遠稱不上黨爭,因為立國時日尚淺的陳漢,南京城裡的這些大佬跟地方上的官員們還沒有打通一氣。他們只能說抱團取暖的‘群體’,甚至連‘集團’都算不上,距離‘黨’,更差得遠呢。
對於身邊人的勸慰陳鳴微微一笑,朝堂上的東西他事實上並不在意。現在的陳漢再那啥有這個時候的約翰牛**嗎?那21世紀的英國不就是很廉政的麼,很少有倒官的訊息傳來。所有的局面那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英國人可以做到,沒道理陳漢不可以!
只不過他腦子裡的一些規則適用於上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