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劉備呵呵一笑,“聞錯則改,這比從不出錯還要好,這件江東軍之事若處理好了,會徹底改變州牧對你的一點不滿,賢侄,聽我的話,不會有錯。”
“叔父肺腑之言,侄兒銘記於心。”
這時,房間裡安靜下來,劉璟和劉備都一時找不到話說,過了片刻,劉璟淡淡問道:“這次叔父來柴桑,應該路過武昌吧!”
劉備心中一凜,他立刻明白了劉璟的意思,他是問自己有沒有去拜訪黃祖,劉備不由暗罵劉璟是一隻小狐狸,他還念念不忘兩年前自己刻意結交黃祖之事。
當年劉備是想在荊州找到外援,所以才刻意和黃祖結交,不料黃祖更偏向於蔡家,而蔡家敵視自己,所以他和黃祖的這份交情也就沒有了後續。
說起來,這件事還令劉備頗為慚愧,他尚未看清荊州勢力格局,便貿然出擊,結果一事無成,反而讓劉表不滿,這是劉備的一個教訓。
今天劉璟舊話重提,令劉備心中不由感到一絲慚愧,他搖搖頭苦笑道:“賢侄是說黃祖吧!這是我兩年前做的一件蠢事,不提也罷!”
劉璟也笑了起來,“叔父心胸果然非常人所及,其實我是想求教叔父,如何能徹底剷除黃祖,使我能佔據江夏。”
劉備註視著劉璟的目光,見他目光中充滿誠懇,劉備心中沉吟片刻,笑道:“這是荊州內部事務,我也不敢妄言,賢侄莫問我,其實不妨問問州牧,他可比我思慮更遠。”
劉璟不由暗罵一聲‘這隻老狐狸’,他卻不肯放過劉備,又繼續問道:“俗話說,旁觀者清,叔父征戰數十年,經驗豐富,為何在這關鍵時刻,不肯指點侄兒一二?”
劉備凝視他良久,微微嘆了口氣道:“賢侄也知道這是關鍵時刻,眼看江東軍大軍壓境,這個時候,你應該和黃祖齊心協力,共同對付江東軍,若黃祖不幸敗亡,你以一己之力,能否獨立撐得起江夏之危?”
劉璟沉思片刻,又看了一眼劉備,見他一臉嚴肅,劉璟聽懂了劉備的言外暗示,‘借刀殺人’,他起身深深施一禮,“叔父指點,小侄感激不盡!”
劉備呵呵一笑,“賢侄,我可什麼都沒有說。”
。。。。。。。。
第2卷第172章戰爭陰雲迫近
彭澤湖外的長江之上,一支由兩千餘艘戰船組成的船隊正浩浩蕩蕩向西進發,延綿數十里,聲勢壯觀浩大,在前面一艘近三千石大船之上,一面大旗在桅杆上獵獵飛舞,雪白的金邊大旗上寫著斗大的‘孫’字,殷紅刺眼,數里外可見。
船頭上負手站著一人,身材中等,卻十分健壯,他身著一件紫色禪衣,寬衣博袖,頭戴遠遊金冠,生來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頤大口,相貌異於常人,此人便是江東之主孫權。
從建安五年登基為江東之主,至今已愈三年,三年來,孫權勵精圖治,休養生息,使江東財政富足,士卒精銳,江東軍已經做好了出兵荊州的準備。
西取荊州,統一江南,這是江東三代君主十幾年的夢想,雖然中間出現了劉璟和緩江東的舉措,但那畢竟只是劉璟的個人行為,並不代表荊州有誠意,甚至出現了孫權派人去襄陽報喪,卻被荊州拒之城外的一幕,這便嚴重破壞了劉璟和江東剛剛達成的一絲和解氣氛。
到建安八年秋天,時機已成熟,孫權在朝臣上下一致的支援下,毅然出兵六萬,並動員兩萬船伕,孫權親為主帥,命中護軍周瑜為裨將,校尉凌操為先鋒,又命副都督魯肅為後勤糧草總督,率領兩千四百艘戰船,浩浩蕩蕩殺向江夏。
孫權負手凝望江面,良久,回頭對周瑜道:“公瑾!”
周瑜連忙上前施禮,“屬下在!”
“你可命人去柴桑告之劉璟,江東大軍即至,命他早日投降,可保柴桑軍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