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辦法合攏嘴了,當初那個“車馬常常堵塞道路,商賈遍佈滿街”的洛陽,竟然浸在了漫天的火光中。趙揚站在旁邊就已經感覺到了層層的熱浪。

趙揚想派士兵救火,但是沒有辦法進去,畢竟溫度太高了,連城牆的磚似乎都烤紅了!!

中國古代的房屋大多講究靈巧,不似西方的講究莊重,所以多為木製房屋,在這個時代,平民的房頂連片瓦也沒有,大多數都是茅草頂,在這個燥熱的夏天,一點就著。

沒有辦法直接衝進去,那就只有另外想辦法了。趙揚也就只有先為以後救火做出點準備,下令叫人挖出一條水渠直通城門,好用來引水滅火。

洛陽城本身就是依水而建,因為這是夏天,雨水還算可以,找到了合適的地點,一聲令下,士卒已經開始動手挖掘了。

雖然趙揚這次輒重真沒有帶多少,所以鏟子一類的還真是不多。幸好此時正值夏日,山水初漲,只要派人先到山口將河口沖積扇的源頭將水堵住,同時下游再挖掘一條引水渠。即使引水渠不要挖的很深,只要上面蓄足的水一放,高高的水位立刻就能到達本來地勢還稍顯高的洛陽城跟前。

就在趙揚忙不迭的時候,卻突然聽見“孫校尉去檢視皇陵”的訊息。

活人都管不了了,你還去管死人?

趙揚鬱悶到家了,不過古代講究祖先神最大,皇帝的陵墓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不過趙揚這邊雖然事情多,但是趙揚也沒有辦法插手。得,乾脆來個免費旅遊吧,咱也去瞅瞅傳說中的帝陵,大漢的“龍脈”吧!!

………………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生在蘇杭,死葬北邙”但凡在中原建都的皇帝都想在死後“入住”北邙山。

不過這個北邙山也確實是一個風水寶地,即使是在風水學不是很發達的秦漢時期就已經開始注意此地了。北邙山對面就是黃河,更是符合了風水學說中的“背山面河,以開闊通便之地形,象徵其襟懷博大,駕馭萬物之志”的主要思想。別說北邙山的好地形,就是普通人家也希望房屋前面有河,房屋後面有山這樣大吉之地~~~

不過趙揚面前這個原陵確實大大的違反了這個常理,讓趙揚都不知道劉秀的皇帝陵怎麼會這樣建造呢。

原陵,正是那個讓大漢中興的偉大皇帝劉秀的墓地!!

可是,原陵確是南倚邙山,北臨黃河,也就是面南背北,古代皇帝都是向著中原看的,包括坐姿也都應該是面北背南的。

用句更形象的話就是:如果哪天劉秀真是詐了屍,抬頭第一眼看見的就是山,誰都希望自己能夠視線廣寬,一目千里,更別說是個皇帝!

雖然劉秀的原陵有點不符合常理,但還是近山傍水,蓊蔚肅穆,長長的墓道足足有數里長。可惜現在也仍然逃脫不了厄運,已經是狼藉一片了。

趙揚本來還想弄個“免費旅遊”的,沒想到見到的竟然是這樣一副情景,不僅有一些失望。

旁邊的周瑜也跟著趙揚來了,看見這幅畫面,只是慢慢的吐出一句話:“原陵之掘,罪在董卓,禍出明帝。”

“恩?”趙揚也來了興趣,問周瑜道:“公瑾剛才所說是什麼意思?”

“自秦漢以來,海內昇平,各帝均倡導大國風範,因此皇陵具為奢華至極。光武(劉秀死後的諡號)皇帝崇尚節儉,主張簡單的下葬,甚至在活著的時候就多次下詔。但是漢明帝未按照光武帝的遺囑,反而大為奢華。須知前漢時候只有文帝堅持薄葬,所以後漢初年也只有漢文帝的霸陵儲存完好了。”

沒想到周瑜知道的還真是多啊。

趙揚一邊感嘆多虧了周瑜被自己提前挖走了,另外一邊對董卓的“無恥行為”感到憤怒。

邙山共有五個東漢帝墓,分別是光武帝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