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畫走了。等一切準備停當,臨出的時候,王強告訴他,已經給筱雲匯去兩萬元了。
狄小毛抬頭看他一眼:
是不是有點多?
不多。字畫無價。要辦畫展,兩萬也不夠。
唔……一定要滴水不漏。
你放心,萬無一失。
狄小毛便不再支聲,坦坦地躺在了小車的後座上。
隨著形勢的急展,那輛破舊的上海車早就淘汰了,他現在坐的是嶄新的日本皇冠車。在一連兩天的長途顛簸中,最能感到世界名車的優越性了。雖然道路凸凹不平,皇冠車依舊穩穩地,輕輕地起伏使人昏昏欲睡。躺在後座上的狄小毛,不時瞅瞅前面的王強,又不時望望車外的田野,心緒如風一樣飄飄忽忽。
王強不僅知道他和筱雲的關係,而且還知道筱雲要辦畫展,這是很讓人納悶的。至於這兩萬元的出處,他相信是在縣鐵廠。因為幾天前他就和王強、鐵廠廠長康效忠、吳琪等在一塊議論,如果到北京去跑專案,前期費該怎麼支。
康效忠當下表示,只要能跑下來,全部費用由廠裡承擔。時世不同了,要到北京許多大部門去活動,兩手空空肯定不行,有的縣聽說一卡車一卡車地拉著土特產……可是狄小毛有自己的看法,所謂土特產,咱們這黃土高坡,無非是些紅棗、小米、莜麵之類,體積大,價值小,又顯得土老冒,所以他才想到了去找筱雲……
王強這個人,辦事的乾淨利落是沒得說,但有時似乎顯得太精明,精明得讓人不能不起疑,不能不後怕……但他感到,身邊有這麼一個人,畢竟是非常省心的。什麼叫知人善用,也無非是這個意思吧……
經過兩天的長途顛簸,來到北京正是傍晚,在省駐京辦事處找個房間住下,狄小毛飯也顧不上吃,立刻打電話聯絡。華光是革命老區,華光籍在京的老幹部很多。這些人雖然大多數退下來了,但他們的子女、部下還在臺上。這些老同志革命一輩子,許多人自從離開家鄉再沒有回去過,家鄉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在位時從未想過要給家鄉辦一些什麼事情。現在退下來,說話辦事隨便了,思鄉之情也濃烈了許多。
狄小毛一上任,席虎山就鄭重地向他提示,一定要重視這部分力量,既可以顯示自己作為年輕幹部的謙遜品德和寬闊襟懷,又可以做許多社會基礎和人情上的鋪墊。聽了老丈人一席話,他便在中秋節和春節前夕先後兩次進京,分別召開了一個“華光籍老領導座談會”和“振興華光獻計獻策會”,挨家挨戶給老幹部送上一份請柬、一張印製精美的慰問信和一份慰問品。
為了確定送什麼慰問品,當時縣裡的領導們大傷腦筋,先後設計了幾套方案。最後還是狄小毛拍板定案,全部送本地土特產,一袋小米、一袋莜麵、一條羊絨被子和兩瓶黃芪酒。這些東西雖然不值幾個錢,但都選料考究,製作精美,並印著“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當時華光還沒有印刷包裝的條件,都是到省城定做的。果然不出狄小毛所料,老領導們見到這些東西,都大加讚賞,表示要繼續揮餘熱,為家鄉的振興貢獻力量……由於有這一層關係,狄小毛這次進京,便一順百順,路路暢通,第二天一早,他便坐著一輛帶有天窗的高階進口車,在一座四合院裡見到了那位曾到華光視察的副總理。
副總理顯然很忙,當狄小毛走進客廳,就一直見他伏在書桌上寫著什麼。狄小毛默默地站著,大氣也不敢出,一直等了好半天,副總理忽然撂下筆,定定地看他一眼:
不在下面好好工作,來這裡幹什麼?
這……狄小毛簡直嚇懵了,只好硬著頭皮說:筱老讓我給您送來幾個字……
哪個筱老?
就是……不等他再往下說,副總理嚴肅地擺一下手:知道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