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軍提出來的兩個條件。”
諾大的帳篷內。一番艱苦的討價還價後,經過整理後的一份秘密和約,迅速擺在白崇禧和伏羅希洛夫總司令兩人面前。兩人分別簽上屬於自己的名字後,中蘇兩國持續一個多月的軍事衝突,正式以中國國防軍的勝利而告終。
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遠東土地,沖洗回到中國人之手。當然,面對這個收穫,國防軍也付出了不少代價:整個遠東包括東北三省在內,被中國國防軍包圍的五十萬紅軍中,所有排級以上的兩萬多蘇聯軍官,在遠東軍區伏羅希洛夫總司令的帶領下,順利撤回蘇聯。除此以外,中國國防軍在十年以內,不準將這個輝煌戰鬥結果以及戰鬥過程暴露出去。
不過,中國國防軍的收穫遠遠不止合約上寫的那麼簡單。戰場上超過四十五萬人的蘇聯戰俘,將在未來五年,甚至於十年內,成為國防軍開發整個東北和遠東地區的免費勞動力。
整個交戰過程中,國防軍繳獲的幾十萬支步槍,上萬門各種口徑火炮,數千輛坦克,汽車…都是國防軍在這場戰鬥中取得的意外收穫。
國防軍臨時指揮部,收到來自於白崇禧的捷報,李國勝緊張的心,頓時放了下來。
要知道,李國勝之所以在即將取得最後勝利的最終關頭選擇同蘇聯政府進行談判,給蘇聯遠東軍區以東山再起的喘息機會,其實也有不得已的理由。
自己統帥國防軍主力在東北三省同蘇聯和日本兩大軍事強國進行作戰的時候,國內針對赤黨的圍剿戰鬥,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發生在中國南方的圍剿戰鬥沒有因為李國勝到來發生太大變化,隨著赤黨最高統帥部發生變化,整個圍剿戰局慢慢恢復到自己曾經知道的歷史軌跡。面對國民政府的鐵壁合圍政策,在井岡山等地奮鬥數年之久的赤黨軍隊,不得不開始震驚中外的戰略大轉移。
老蔣統帥的國民政府軍隊在南方戰場取得勝利,並且透過這場圍剿作戰,慢慢掌握南方各省軍事大權後。漸漸有精力將軍隊和物資轉移到對付國內另外一個可以威脅到自己統治地位的軍隊身上,那就是無暇估計到關內戰鬥的中國國防軍。
李國勝雖然想透過眼前這場即將取得勝利的戰鬥,一舉將蘇聯遠東軍給打殘,打得數年之內沒有絲毫反抗能力。但是,在看到關於山東周圍越來越惡劣,隨時可以一觸即發的局面後。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將決戰改為談判……。
寄予厚望的白崇禧沒有讓自己失望,僅僅利用自己提供的幾封情報,就從蘇聯政府手裡取得如此巨大戰果。
看到電報中國防軍在此次中蘇戰鬥中所取得的巨大戰果。對關內戰局充滿擔憂的李國勝自信,憑藉手中目前所掌握的籌碼。自己一定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透過這些籌碼,解決關內對自己的不利局面。
短暫沉思以後,果斷命令道:“馬上給副參謀長回電,從東路軍抽調一個加強團,配備一個汽車團,一個重炮團,一個坦克營,組建國防軍下屬邊防第一旅。緊隨蘇軍身後,接收被我國防軍收復的所有國土…”
“第二,改變國防軍海軍第一艦隊為國防軍海軍北方艦隊,同時,從海軍航空兵抽調一個大隊,從潛艇大隊抽調一箇中隊,並且從第一陸戰旅抽調一個營,併入北方艦隊,由第一分艦隊隊長齊勇擔任司令,作為海軍先遣隊,收復庫頁島……”(未完待續……)
454 瀋陽大閱兵
中蘇戰役順利結束,隨著大量蘇軍戰俘被相繼押回東北三省,東北三省全境真正處於國防軍控制之下後。親自指揮這場戰役的國防軍總司令李國勝,也回到久違的國防軍總司令部所在地,遼寧省省會瀋陽…
有著現代化特色的指揮部內,參謀長蔣百里正一臉凝重的坐在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