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為之不足。此復分論十二邪者。各有補瀉陰陽之法。蓋膀胱者。津液之府。受臟腑之津而藏之。復還入胃中以資益臟腑。互相交通者也。
故各因其邪之所在而補瀉之。
目眩頭傾。補足外踝下留之。痿厥心 。刺足大趾間上二寸留之。一曰足外踝下留之。
足大趾間上二寸。乃足太陰之太白。脾臟之上俞也。此篇論太陽之津水。隨氣而營運於膚表。
復從中土而上交於心。應司天在泉之氣。營運於地之外。復貫通於地中。是以上氣不足。補足太陽之崑崙。下氣不足。不得從中而上通於心者。刺足太陰之俞以通土氣。然本於足太陽之津氣貫通。
故一曰足外踝下留之。乃取太陽之津氣也。姚士因曰。欠者。足太陽少陰之氣。相引而上下也。
噦者。少陰寒水之氣。客於肺也。唏者。太陽與少陰之氣不和也。振寒者。寒水之氣客於面板。而太陽之陽氣虛於表也。噫者。太陽寒水之氣客於胃也。嚏者。太陽之陽氣滿於心也。 者。筋脈之氣。行陰用力。前陰者。足少陰太陽之會也。哀泣者。太陽之津液竭也。太息者。下焦之生氣不交於上也。涎下者。膀胱之水邪上溢也。耳鳴者。宗脈之氣。溜陷於下焦也。自齧者。下焦之氣。厥逆走上也。此皆足太陽與少陰之津氣為病。太陽之氣。生於膀胱。少陽之氣。發於腎臟。腎與膀胱。雌雄相合。皆為水髒而為生氣之原。膀胱之津水。隨太陽之氣。營運於膚表。以濡空竅。應六氣之旋轉。腎臟之精氣。貫通於五臟。應五運之神機。此皆不在六經陰陽逆順之論。故帝闢左右而問曰。願聞口傳。王芳侯曰。此篇論先後天之陰陽為病。
卷四
師傳第二十九
屬性:黃帝曰。餘聞先師有所心藏。弗著於方。餘願聞而藏之。則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無病。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憂。傳於後世。無有終時。可得聞乎。岐伯曰。遠乎哉問也。夫治民與自治。治彼與治此。治大與治小。治國與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順而已矣。順者。非獨陰陽脈論氣之逆順也。百姓民眾。皆欲順其志也。黃帝曰。順之奈何。岐伯曰。入國問俗。入家問諱。
上堂問禮。臨病患問所便。
吳懋先曰。師傳者。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即夫子所謂明德新民之意。上以治國。下以治民。
治大治小治國治家。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順、和也。氣之逆順者。陰陽寒暑之往來也。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患問所便。即治國齊家治民之要。志者。心之所之也。驕恣縱慾。
惡死樂生。意之所發也。所謂欲治其身者。必先正心誠意。此上醫醫國之道也。
黃帝曰。便病患奈何。岐伯曰。夫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胃中熱則消谷。令人懸心善飢。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洩。胃中寒。
腸中熱。則脹而且洩。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飢。小腹痛脹。
吳懋先曰。便者。所以更人之逆也。熱者更之寒。寒者更之熱也。熱中寒中者。寒熱之氣。皆由中而發。內而外也。臍以上皮熱者。腸中熱。臍以下皮寒者。胃中寒。寒熱外內之相應也。
黃帝曰。胃欲寒飲。腸欲熱飲。兩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驕恣縱慾輕人。而無能禁之。禁之則逆其志。順之則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有不聽者乎。
吳懋先曰。寒熱者。陰陽之氣也。言上醫者。具阿衡之材。能調燮其陰陽。尤能格君心之非也。
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