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日子。於是李邦彥提議,別怕皇上傷心,此時應該把金人檄文呈上去,可促使徽宗下決心求直言。
次日,在宣和殿早朝時,徽宗就看到了這份檄文。一看之下,差點沒氣死。檄文斥責徽宗在當親王時就包藏禍心,謀奪帝位,後來果然借宮中之力,登上了大寶。得逞之後,用心險惡,政治昏聵,而且還目空四海,以為天命在身,就可以為所欲為、作惡多端了。
普天之下,除了敵人,誰能把皇帝的缺點錯誤說得這麼透徹?徽宗看了,又一次當場失態,聲淚俱下。過了好久,才對大臣們嘆道:“休,休矣!卿等晚間可來商議!”
他知道,不禪位是不行了。皇帝這帽子,再不能留戀,管它今後天翻地覆,把事情都交給太子去收拾吧。
徽宗想開溜的想法,蔡攸是最先知道的,他把這訊息透露給了給事中吳敏。
此時吳敏的家中,正住著一位貴客,他就是本書的主人公李綱。
李綱這個時候怎麼會在這兒?
原來他守喪結束,返京之後,因京師房子緊張,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做宅邸,就暫時借住在好友吳敏家中,起居就在吳敏後花園的書齋內。
吳敏得知徽宗要跑的訊息,當晚便告訴了李綱。兩人在書齋談到很晚。
國勢危殆,皇帝卻要一走了之。大宋的明日,可怎麼得了?
李綱憂心如焚,對吳敏說:“如今外有強敵,內有六賊,上下不和,人心不一。惟有除去六賊,方能聚四海之力以禦敵。可是,皇上若不去位,則六賊堅不可拔。我以為,今日皇上須斷然措置,則事或可濟。”
吳敏急迫地問道:“如何辦?”
李綱說:“非傳位於太子,不足以安人心,亦不足以招徠天下豪傑。”
吳敏大驚:“此事不可妄議,恐大禍將臨!”
李綱說:“不見得,我看皇上已有此意。”
吳敏說:“皇上不過想暫避一時,巡幸東南,令太子監國,守城禦敵。至於傳位一事,莫須有吧?”
李綱說:“皇上巡幸一事,萬萬不可!如今皇上威信已失,人心早已離散,即使販夫走卒之輩,也聚在宣德門前指名咒罵。朝中大臣,除卻六賊之外,皆已離心。如此朝廷,何以為繼?而且太子留守監國,威望不足以服人,政令難行,危局難解。”
吳敏聽了,著急起來:“這如何是好?”
李綱霍地起身,慨然道:“依我之見,為大宋宗廟社稷,我輩應對皇上直陳利害。若皇上採納,則國家可轉危為安,天下後世,必對我輩感激不盡!”
國家將亡,婦孺皆知憂憤,況堂堂七尺男兒!李綱的一番話,說得吳敏難以安坐。他立刻決定,明早透過蔡攸的關係,面見皇帝,伺機進勸阻之言。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國難當頭時的奮勇登場(7)
這個時候的李綱,年已四十三。前不久守喪期滿,官復原職,於宣和七年夏重返京城。入冬時節,就碰上了金人入寇的大事。李綱在不惑之年回顧自己的官宦生涯,有作為的時間太短暫,在福建沙縣,基本上過的是野老生活。如今,報國的時刻到了,他很希望以自己的意志打動“聖上”,只要能保住國脈,拼了頭顱一擲也不妨!
他的意志,後來果然影響到了宣和末年的大宋命脈。次日,被他點燃了報國激情的吳敏在蔡攸安排下,來到了玉華閣,準備找機會面見皇上。
當天,朝堂上紛亂如麻。徽宗一早就有聖旨下來,正式公佈了要巡幸淮、浙的訊息。汴京城外,金軍的鼙鼓似已遙遙響起;城內,皇帝馬上就要逃離這座危城了,大臣們怎能不亂!
徽宗心裡還是不踏實,又緊急召大臣到都堂問計,看大家有什麼好主張。
就在徽宗神色恍惚地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