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這位國君,居然要從王室見到自家的錢幣。”
新銅錢還保持內方外圓的形狀。錯了,內方外圓的錢型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製定的標準。這時代,大多數錢幣是鏟形,偶爾也有其他形狀,比如橋型、磬型……
單公拿來的銅錢都用繩子穿著,每一千枚為一串,價值一枚銀幣。那些銀幣與金幣也是圓形,形狀大小活像現代的一元鋼幣,幣有一層外圈,圈邊鑄造著細密的齒,幣的陰陽兩面都用衝壓法,衝壓出圖案。一面刻著錢幣的價值,一面刻著周天王的年號。這時代,波斯、埃及、希臘、特洛伊、羅馬,使用的都是衝壓錢幣,而趙武這一次努力,使得晉國與世界同步了。
悼公翻來覆去的欣賞著晉國的新錢,周圍的卿們對經營之道,遠不如趙武精通,趙武做的這件事,他們看不出究竟來,所以大家誰都不敢亂髮言……最終,還是一個信使打破了沉悶。
荀罃與信使交談幾句,過來通報:“君上,魯國來信,齊國指使屬國莒國出面,滅鄫。”
悼公把錢幣扔還給了單公,漫不經心的回答:“這種金幣我認識,楚國的郢爰不就是一種金幣嗎?不過它們是方形。此外,銀幣我還不太熟。我們國家有豐富的青銅資源,但我還不知道另外兩種金銀金屬來自何方?我國鑄造錢幣,如果另外兩金屬全靠外國輸入……我覺得這事有點危險,回頭給武子說一說。啊!你說什麼?鄫國被齊國滅了!傳信給魯國,責備他們為什麼不能庇護鄫國;再傳信給齊國,要求他們必須懲罰莒國,告訴他們,這是我的意願。”
荀罃回答:“君上的意願,就是他們的命令。”
晉國大軍稍時停留,繼續前進,穿過棘門後,軍隊解散。國君領著魏氏繼續前行,在新田城南郭,國君停下了腳步,指著一處院子問:“我記得,這裡是匠麗氏的院子,怎麼院牆變了,變成石頭的院牆?”荀罃在旁咳嗽了一聲,從後面趕上來的荀偃提醒:“國君出發前,已把這座院子賜給了我家武子了。”
國君點頭:“噢,既然這房子到了武子手裡,也難怪院牆會變成武子的風格,他總是喜歡深溝高壘的石頭城堡。”勃緹笑著拍馬屁:“今後國君再到這裡遊玩,也就更安全了。”
國君催動馬車,再問:“怎麼府門口冷冷清清,難道武子又跑出去巡視了?”荀偃答話:“君上且等等,我去問問。”不一會兒,荀偃轉回來彙報:“武子果然出去了,聽說蒲城附近的山中發現了大銀礦,武子已經宣佈這座銀礦是國君的“專利”,正調動軍隊在四處佈防。”
悼公有點哭笑不得,蒲城原來就是我哥哥的領地,我哥哥沒有繼承人,要不然我能登上國君的位子嗎?那裡本來就是我的“專利”何須特別申明?不過,現在全國銅礦都在國君的手中,如果再加上一座銀礦,嗯,即使國中沒有金礦存在,鑄幣這事兒,看來最大的獲益者是國君……。悼公本來想向趙武詢問一下,這下子,他連問的興致都沒有了。且由著司徒趙武去樣騰吧!
按規矩,國君出征回來,首先要去太廟祭告祖先,然後,把出征用的弓歸還太廟,下面才是自由活動時間。趙武不在,國君沒法招呼上他同去太廟,便催動車馬,轉身離開趙武的府邸。
韓厥在太廟門口迎接悼公,悼公祭告祖先後,馬上在太廟接受了韓厥的辭職,從當日起,韓起代替父親上朝,在三軍中為上軍佐,當時八正卿人選為:中軍將:荀罃、中軍佐:荀偃、上軍將:士匄、上軍佐:韓起、下軍將:欒黶、下軍佐:士魴、新軍將:趙武、新軍佐:魏絳,八正卿中,韓起排名第四,非常高。而趙武原地踏步,繼續是倒數第二正卿。
《春秋》中記錄這次人員調整的經過,是根據楚國令尹子囊向國內的彙報:據稱,韓起年紀少於欒黶,而欒黶、士魴謙讓,使佐上軍。子囊得到這個訊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