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共克時艱(第1/2頁)
章節報錯
“花兒,還有你們幾個,都會做飯吧?”
伊蓮服飾總店。
黃河決堤,怕出危險,陳茜就把分店那邊的十幾名工作人員,全都喊來了總店這邊。
三層小樓,真要遇到危險,跑去樓頂也就安全了。
“我、我不會做飯……”服裝設計是霍小花的專長,做飯有家傭,她打小就沒摸過炒鍋的柄。
“就知道你不會。”哪個千金大小姐會做飯呀,真新鮮,陳茜主要是問其餘店員們:“都會烙餅吧?”
江東省的姑娘們,有幾個不會烙餅的?
別說烙餅了,就是蒸饅頭、擀麵條啥的也不在話下!
“既然都會烙餅,後邊有煤氣罐,也有鐺子、面盆、麵粉、擀麵杖,都給我輪流去烙餅。”
“男人們在前面堵堤壩,咱們女人就負責給他們做飯!”
這些東西,還是李墨前段時間送過來的。
在預感黃河可能會發生決堤險情之後,李墨除了協調各方積極準備之外,平時偶爾天晴,還會讓人不計代價採購麵粉、蔬菜、肉蛋啥的,以備不時之需。
軍工廠伙房裡堆不下,李墨就送來這邊一批,順帶著,煤氣灶、鐺子啥的也一併送來了一些。
沒想到居然還真的派上了用場!
陳茜倒是也會做飯,就是手藝不咋地,反正還有十幾個姑娘呢,輪流做飯速度很快,她就不上去幫倒忙了。
……
不光只有陳茜想到了為一線抗洪的軍民做飯。
霍大剛回到廠裡,同樣讓人通知伙房,爭分奪秒做飯,好不好吃先不說,至少得讓一線抗洪的軍民吃飽肚子。
臨時聚集點。
男人們在離開後,女人們也想到了吃飯的問題……
這就是咱們東大!
後世,總有一些大殖子、公知、1450們蹦躂出來,說咱們東大老百姓不團結吧啦吧啦的。
平時,可能會存在一些爭執不下的小問題。
就比如南方嘲笑北方買白菜不能半棵半棵的買,土豆也不給切絲,完全就沒啥服務意識;
北方就嘲笑南方吃飯少,跟喂蛐蛐似的,一頓飯就吃二兩甚至一兩大米飯,沒有北方的那種豪爽氣。
但真正遇到事情了,甭管南方還是北方,大家總會擰成一股繩,其它事情再重要也會放一邊,先把眼前的難關渡過再說!
就比如重慶山火,當時,有政府工作人員拿著喇叭喊:“我們需要志願者,往山上運送物資。”
現場,男女老少立即挺身而出。
“我是黨員,我要去救火!”
“我當過兵,力氣大,可以幫著運送物資!”
“我是當地人,路況很熟悉……”
正是有這樣千千萬萬個關鍵時刻勇於挺身而出的你、我、他,其它國家都對霸權主義俯首稱臣的時候,咱們東大才沒有彎下脊樑骨;而是披著襤褸的披風,對霸權主義大聲的說出——
“去你媽的!!”
東大百姓,學不來彎腰!
面對滔天洪水,同樣如此!
你換成其它任何一個國家試試!
他們除了向他們的神祈禱,還能做什麼?
東大老祖宗傳下話來:“人定勝天!”
……
紀實——
【1982年,黃河泉城段,花園口站洪峰流量最高時立方米\/秒;坨口站洪峰流量最高時6010立方米\/秒;水位最高時30.5米,泉城河灘區全部漫灘……】
【耕地被淹沒共計18.9萬畝,受淹村莊234個,被毀房屋1.58萬間,14.82萬人受災……】
【8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