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用力鼓掌。

“好,好,很好。旋律很簡單,能夠很快學會,我已經會唱了,‘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寬廣美麗的土地,是我們親愛的家鄉’,這個好。”武先生把第一段唱了幾句之後,連聲讚歎,“我一直覺得,國歌一定要容易唱,要簡單,有朝氣,有力量。這首歌都完美的達到了。現在協商會議裡有一些老學究,要用《鞏金甌》做國歌,我覺得那個不好,一個是死氣沉沉的,第二旋律也不夠簡單,不能讓人過耳不忘。”

“鞏金甌?”林有德挑了挑眉毛,“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是這個鞏金甌麼?”

“對,我跟那些老學究說,這個詞啊填的太文縐縐了,群眾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還有很多生僻字,比如真熙皞最後的皞字,一般中學生大概都認得。”

林有德不由得笑了,其實鞏金甌這歌的詞填得還是很好的,但就像武先生說的這樣,這個詞不親民,人民不懂什麼意思,就只有那個“帝國蒼穹保”還算是能讓普通人明白這是個謳歌自己國家的歌。

跟關鍵的是,鞏金甌這歌節奏太那啥,跟哀樂一樣,這個世界上用類似風格的音樂做國歌的國家混成列強的貌似就只有一個用《君之代》做國歌的日本。

人以色列的國歌那麼悲哀,聽著都讓人感到一種生的希望,能想到猶太人面對欺凌堅韌不屈完全求生的場面。

其他列強的國歌都是謳歌國家、充滿力量和自信的曲子,比如《上帝保佑吾皇》《星條旗永不落》,看名字就很有POWER。

而法國國歌《馬賽曲》實際上就是大革命時代法軍的戰歌,法軍扛著三色旗唱著馬賽曲掃平了歐洲,高唱馬賽曲前進的熊皮高帽“城牆”成了無數國家陸軍的噩夢。

林有德總是認為,一個國家的國歌代表了這個國家的精氣神。

義勇軍進行曲很好很棒,有種讓人不畏艱難奮勇前進的力量,而且有讓國人時刻不忘那最黑暗的歲月的功能,但是它沒有歌頌自己的祖國,也不適合來抒發自豪感。所以在很多場合,大家第一時間並不是想到唱義勇軍進行曲。

比如在廣東恒大奪得亞冠的冠軍的時候,大家唱的就是歌唱祖國,換成義勇軍進行曲整個就奇怪了,感覺好像要衝下去把場上韓國人撕碎一樣。

再比如撤僑的時候上了軍艦,為了抒發內心對祖國的感激,以及那種自豪之情,一般人也都是唱歌唱祖國。

《歌唱祖國》這歌和《義勇軍進行曲》最大的區別就在這裡,前者本身就有種自豪的情緒在裡面,有種對大好河山的謳歌,對勤勞勇敢的人民的讚美。不但如此,《歌唱祖國》也包含了對經歷過的苦難的總結,還堅定的喊出了“誰敢侵犯我們就叫他滅亡”,這多霸氣。祖國貧弱的時候,我們要“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祖國富強了那應該是敵人冒著我們的炮火前進前進才對,而我們的立場就應該是,誰敢侵犯我們就讓它滅亡。

當國家弱小的時候,才需要軍人冒著敵人的炮火用血肉之軀去捍衛勝利,當國家強大了,就應該讓敵人用血肉之軀捍衛勝利。

林有德一直都是這樣認為的,而實際上,事情也確實都是這樣發展的。

另一個時空,50年代,中**人連統一的制式輕武器都沒有,部隊裡面只能做到各個部隊武器的制式統一,比如這個部隊是日械,這個部隊是美械,只能做到這樣。那個時候中國的狙擊手,拿的是沒任何改裝的莫辛納甘,還沒有瞄準鏡!因為當時整個國家就沒有幾個正牌的狙擊鏡。

中國的狙擊英豪就是用一個沒有瞄準鏡、也沒有任何特別加工的莫辛納甘步槍,打死了357個美軍士兵。

當時,中**隊一個師的火力,和美軍一個營差不多,經常一百多號美軍就能擋住上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