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內心深處是非常艱難的,這就給我們做父母的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因為在這一時期,孩子有了自己的個性,有了自己的見解,有了自己的喜怒哀樂,有了自己對學習的看法,有了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所以這時期的家庭教育方法應因材施教,變被動為主動。要及時地發現他們在學習上和生活上的誤區,恩威並施和孩子們打一場攻心戰,教育孩子學習的重要性。使孩子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攻關。讓孩子在枯燥無味的“數字”和“文字”的王國裡,領略到學習的無窮樂趣。逐步讓孩子明白“學習”不是老師和家長強加在他們頭上的任務,而是他們生命裡的責任,必須去做,必須去完成的責任。

五、現身說法和樹立熱愛祖國的拳拳赤子之心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安逸的年代裡,法律意識似乎在校園內漸漸被人們所忽略,而導致校園內外,學生觸犯法律的事情時有發生。

我們常常在電視和報紙上聽到、看到關於大學生做出了凌駕於法律之上的、令人痛心的、令人惋惜的一些案例。

例如:某大學的一位大學生為了一件私事竟然和校外的一些人動起了刀子,連捅數人,傷者有之,死者亦有之。然而,有的大學生竟然為他喊起了口號,稱之為英雄,和平年代的英雄,視法律如兒戲的英雄。知呼?恥也!

這就要求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補上法律知識這堂課,現身說法地引導孩子、教育孩子。讓孩子懂得無論是誰,只要觸犯法律就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讓孩子逐漸認識到法律是維護社會安定、保衛社會和平的一種強硬的制度和強制性的手段。教育孩子應依法從事,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尊重師長,愛護公物,做一名合格、優秀、上進的中學生。另外,在茶餘飯後要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從古至今英雄護國、熱愛家園、熱愛祖國的感人的事蹟,樹立孩子敢於和不法行為做鬥爭的信心。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這個有效的武器來捍衛自己所擁有的權力,讓孩子擁有一顆熱愛祖國的拳拳赤子之心。

綜上所述,是我在家庭教育中的點滴感受和幾點不成熟的建議和方法,僅供大家參考。有些地方必有疏漏請大家海涵。 。 想看書來

誠信;一朵不敗的花兒

誠信,一朵不敗的花兒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和 “立木取信”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關於“誠信”的兩個歷史故事。

這兩個故事中的主人公為什麼能在我們現代人的嘴裡相傳,口碑載道,永載史冊,永久地傳承在我們每一人的心中,就因為他們做到了“誠信”二字,一諾千金,一言九鼎。他們是行動的巨人,做人的典範,言而有信,世代相傳。

歷史上還有“曾子殺豬”的故事也是闡明瞭這個道理。

古人云:“言不信者行不果,民無信不立。”

這是在告誡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以誠信為本,以誠信為基石。如果一個人說話不算數,不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很難有輝煌的人生。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誠信可言,便不會立足於世界之林,定會遭到全人類的唾棄,在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裡苟延殘喘。

人如此,國家亦如此。

誠是做人之規則,信乃立國之根本。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你看,那一代代帝王君主,如不取信於民,又有哪幾個能在龍椅鳳榻上坐得了長久,就像那為悅得褒姒一笑失江山的周幽王。

一個人如果離開了誠信,猶如魚兒離開了水;沒有了誠信,就像鳥兒折斷了雙翅;缺少了誠信,猶如肉體沒有了生命;喪失了誠信,就像生活在黑暗裡,你永遠也見不到太陽昇起的那一刻!

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