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他這個秘密的原因,居然是……

呃,後者沒錢進京趕考。

他急需一筆錢好去北京考狀元。

當然,實際沒這麼簡單,那個儒生背後很可能是某個士紳,對於浙東士紳來說,只要英國人不在浙東繼續打下去就行,至於他們掐斷不掐斷漕運關浙東士紳屁事,北京城的鐵桿莊稼們糧食緊張就緊張吧,反正又餓不著他們,但英軍如果繼續在浙東打下去他們就倒黴了,所以他們寧可禍水東引讓英軍去打鎮江。

當然,這只是猜測而已。

反正知道該如何掐住道光脖子的懿律,很乾脆地撤離寧波,這座城市對他沒用了,緊接著他率領艦隊毫不客氣地殺進長江。原本在浙江和奕經還有新任浙江巡撫裕謙一起籌劃反攻寧波的林則徐,匆忙率領各路大軍北上救援,但可惜還是晚了一步。懿律以一艘六級艦的損失,再一次依靠登陸作戰攻破吳淞炮臺,緊接著逆流而上殺奔江陰,林則徐不得不緊急增援江陰,但他依然還是晚了一步,英軍順利攻破江陰,然後駛向下一站鎮江。

這一次林則徐終於搶在了前面。

這場清英戰爭中至關重要的決戰就這樣在鎮江展開。

第五**章 清英同盟

鎮江之戰沒有任何懸念。

儘管增援的四川提督齊慎和他率領的兩千川邊土司兵,難得打出了一次漂亮的伏擊戰,而且駐防城的八旗軍和增援的青州八旗軍,也難得打出了一場真正的巷戰……

後者其實主要是想出城跑路。

總之面對進攻的六千英軍,林則徐指揮的近兩萬清軍,也算真正血戰了一場,但最終還是沒什麼卵用,在龍蝦兵那不到十丈的齊射面前,無論八旗綠營還是最驍勇的土司兵都統統敗下陣來。英軍以傷亡四百攻陷鎮江,京口駐防八旗全軍覆沒,包括他們的家人也被他們絕望之下自己殺了,林則徐退守南京,江南漕運被切斷,揚州士紳以最快速度湊了五十萬兩白銀送到鎮江,懿律很給面子地放棄了進攻揚州。

當然,他本來也沒想過。

只要奪取鎮江他的目標就已經實現了,緊接著他做出向南京進攻的姿態,英軍戰艦甚至巡弋下關。

就在同時林則徐因丟失鎮江被道光革職,欽差大臣奕經也被革職,新的欽差大臣耆英和新的兩江總督牛鑑向英軍提出和談,雙方進入停戰狀態,並且在南京靜海寺開始談判,至於談多久這就很不好說了,畢竟英國人的要價有點太高了。

但道光其實也沒多少討價還價的餘地。

畢竟他真正的敵人是楊豐。

就在北邊英軍暴打清軍時候,南邊楊豐也在攻城掠地,鎮江之戰的同一天,羅大綱所部也兵臨桂林,儘管為了避免傷及百姓,楊豐禁止配屬給他的炮兵二旅用二十斤臼炮和火箭轟擊桂林,但憑藉著一百多門滑膛炮的狂轟,他還是僅僅用了不到一天時間就轟開桂林城。然後整整五個步兵旅的明軍殺入桂林,廣西巡撫梁章鉅在巡撫衙門懸樑自盡,至此廣西兩大核心城市全部落入楊豐手中,緊接著明軍渡海攻瓊州,瓊州鎮總兵投降,再加上之前投降的陽江等地,楊豐完成了對自己後方的清理,除了退到得勝關的滇軍,他就只剩下北方的奕山所部清軍主力了。

不過楊豐很顯然還是沒興趣北上和奕山決戰,雙方繼續在東起梅州西到桂林的漫長戰線上僵持。

而福州的明軍也是如此。

謝平等人在福州已經擴充到了四個步兵旅和一個炮兵旅,英軍解除封鎖後楊豐迅速給他們運去大量新式軍火,第三軍同樣完成了線膛槍化,他們外圍是福州將軍嵩溥率領的原福州駐防八旗和綠營及團練,前者對明軍可以說有不共戴天之仇,畢竟他們的家全被明軍抄了,但可惜空有一腔仇恨卻依然被明軍一次次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