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一個旅,儘管第六軍有四個旅,但因為佔領區土改當然主要是後勤運輸限制,他們向寧都的運輸同樣依賴著梅溪,這條河的運力跟富屯溪基本上一個級別。話說聽聽這一帶的地名就知道是什麼環境,寧都,瑞金,于都這都是大名鼎鼎的,活捉了張輝瓚就在寧都西北邊呢!
第六軍在這一帶,同樣也只能維持一個步兵旅的前沿作戰。
明軍打仗可不是正牌髮匪。
實際上現在明軍戰場上連刺刀都很少使用,基本都是炮彈和子彈來解決問題,畢竟除非巷戰和山地遭遇戰,他們基本上就是排隊槍斃清軍,打到現在除了得病和各種意外而死的,拿下半個湖南和江西的明軍總共陣亡不到五百人,這還包括衡陽城中和川陝綠營的那場巷戰,還有最近和江忠源匪幫的游擊戰。
而如此低的傷亡,就是靠後勤保障能力堆出來的。
要是不管老百姓還好。
可又要土改,又要救濟饑民,又不能就地徵糧,連吃飯都得靠後方運輸來解決,最終結果就是越往前打人越少,打到各自的頂點,能夠維持的也就剩一個旅了,而僧格林沁就是看準這一點玩各個擊破,解決了嚴武這個旅再解決寧都的明軍,然後他就可以威脅贛州了,正在沿著贛江殺向吉安的第二軍只能後撤,要不然就被他抄了後路物資補給斷絕。
計劃很好,但可惜……
哪怕明軍一個步兵旅也不是他能夠吃下的啊!
估計此時的僧王該淚奔了。
在臣民的叩拜中,神皇再一次駕臨福州,發表一下聖訓後,緊接著登上一輛敞篷汽車,以神皇的身份當然不能坐馬車,至於步兵戰車是上戰場的,他日常乘坐還得汽車,在萬民歡呼中,實際上更像一輛彩車的敞篷車緩緩駛向福州城。
這時候福州已經結束軍管。
實際上包括廣東和廣西大部分地方也都結束軍管,三個省的巡撫也都已經任命,省府縣鄉四級全都是由吏部任命主官,而村一級則是自選,畢竟任命到村一級還是太誇張。因為宗族體系基本上被摧毀,那些村長絕大多數都是參加過起義但因為條件不夠沒加入軍隊的,支前的積極分子,還有就是聖教在地方的教長,而福建巡撫就是之前的軍管會主任謝平,但解除軍管的只有福州及周圍這幾個最初拿下的縣,實際上福建還有很大一部分地盤在清軍手中,
閩浙總督鍾祥還在龍巖。
福州將軍跑到了建寧,當然不是現代的建寧縣,而是建寧府,也就是建甌,他要是出福建就屬於逃跑,在建甌算等待時機給髮匪致命一擊。
當然,實際上就是苟延殘喘。
另外閩北和閩西也還有部分地盤在清軍或者說團練手中,整個福建形勢犬牙交錯,明軍實際只控制以福州為核心的閩江及富屯溪沿線,主要是土改牽制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不過沿海的廈門,泉州都拿下了,或者說明軍到達後清軍都跑了,目前各有一個步兵旅駐紮。
“你們做到不錯嘛!”
楊豐看著不遠處一個巨大的煙囪饒有興趣地說。
那是兵工廠的冶鐵爐。
這裡除了一座五十噸級冶鐵高爐外還有一座五噸轉爐,只不過本地鐵礦石品位太低,必須進行精選才能使用,需要從廣東運輸鐵礦石過來,話說空氣轉爐對礦石的要求還是比較苛刻的,這也是楊豐急著上平爐的原因。
“都是陛下教導有方!”
謝平一臉謙虛地說。
“呃,你也會拍馬屁了?”
楊豐說道。
“臣是肺腑之言,臣等何人不是神皇言傳身教,若不是神皇,臣此時還在篩沙子呢!”
謝平說道。
“那就好好幹,繼續為人民服務也不枉我的信任。”
楊豐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