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堅的兒子楊廣,選擇了李淵來代表他們的利益。
分析楊堅的快速成功取代北周的原因,是為了後面更好的講到他的兒子楊廣為什麼在大隋強盛一時之際快速亡國,這與北周的亡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樣的,這在後文將講到。
第九章 少年楊廣
改朝換代歷來就意味一個殺戮與一個改變。楊堅的登基對於北周皇室的殺戮是連已經退位給自己的九歲小外甥周靜帝都沒有放過,然像可憐的周靜帝一樣大小的楊堅兒子們卻因為他的登基而小小的走上了歷史的大舞臺。公元581年,楊堅登基為帝后,追封先祖的同時大封宗室。在他登基十一天時即二月二十五日,冊封其弟楊慧為滕王,楊爽為衛王,除早先已經被冊封為太子的大兒子楊勇外,其他兒子楊廣、楊俊、楊秀、楊諒分別被冊封為晉王秦王蜀王漢王。
因為楊堅並不是一個真正的馬上天子,對於天下沒有像那些馬上天子的開國帝王一樣有著絕對的掌握,且在魏晉以來皇帝都是透過加封宗室掌控軍權以確保皇室對於政權的有力控制。對於透過“和平”手段取得天下的楊堅來說,雖然有實力反對他的人都被鎮壓了,但是就算他已經做了皇帝,反對他、想取代他或者想讓北周復辟的大有人在。“始遷周鼎,眾心未附,利建同姓,維城宗社”。所以楊堅在剛剛登基沒多久後,就把幾個小兒子分封到各地鎮守各方。
楊堅分封到各地的藩王兒子都佔據著大隋的戰略要地,行使著只低於皇帝的藩王權力。其中13歲的老二晉王楊廣,被任命為設在幷州(今太原)晉陽的河北道行臺尚書令,武衛大將軍。幷州在《周禮·夏官·職方》記載乃是中國古代九州之一,且據《輿地廣記》載,周(不是北周)時幷州包括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內蒙部分地區。在春秋戰國時幷州是晉國的國土,所以楊廣的爵位晉王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到了此時的幷州還是一樣有著顯赫的地位,曾經還是剛被滅掉不久北齊的別都。納入北周,如今成為大隋的國土後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幷州背靠大漠,南近京洛,東臨華北大平原。這個地方既是隋朝抵禦北面草原遊牧民族入侵的屏藩,又是捍衛京城控制中原的戰略重鎮,在冷兵器時代一直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楊廣12歲的弟弟老三秦王楊俊被任命為河南道行臺尚書令,治洛陽。河南在京城長安的東面,位居天下中心,是隋朝控制東方的門戶。其洛陽北據邙山,南望伊闕,洛水貫其中,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四周群山環繞、雄關林立,因而有“八關都邑”、“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稱;而且雄踞“天下之中”,“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人稱“八方輻輳”、“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所以歷朝歷代均為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爭之地,是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楊廣的另一個被冊封為蜀王的弟弟老四楊秀雖然只有10歲,也任命為設在成都的西南道行臺尚書令,出鎮益州。益州在京城長安大南邊,有天府之國之稱,沃野千里,是糧食的重要產地,且地勢險要。既是當時尚未統一天下的隋朝京城的南面大門,更是將來攻陳的戰略要地。同時這一個地方因“其地四塞,山川重阻,水陸所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