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謬誤,十九世紀科學家們發現光速無法超越時面臨的就是這種痛苦,因為他們不得不推翻已經被視為金科玉律的牛頓經典力學。  但破舊也意味著立新。  後來愛因斯坦地相對論解釋了光速恆定的現象,而天凱武則從精靈典籍《納鴻書》對於神器的樸素理解中獲得了啟迪。

精靈的這部典籍精確地說應該是《納鴻書(下)》,因為上半部早在沃克閱讀堪薩斯中央圖書館三樓孤本書庫的時候就發現了(詳見《第082章 魚抱琵琶半遮面》),書中記載的是一些關於至高神的秘密,但全書是用一種未知文字書寫地,在篇幅不夠的情況下,沃克只破解了百分之八十左右就無法獲得進一步地進展。  現在找到了下半冊,總算是能看懂全書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內容了。

據《納鴻書》中描述。  加上天凱武自己的揣測,對於神器可以這麼理解:神器並非真實存在於凡間,它的質量、體積、位置等在凡間體現出來的屬性,只是神界物在凡間的投影(當然這個“投影”是廣義的,它是指凡間地表現隨神界變化而變化)。  如果把平面的書桌比喻為凡間,用一支鋼筆代替戰神之戟,而把高高在上的檯燈理解為神。  那麼神器物理屬性的一系列變化就可以理解了,只要簡單地讓鋼筆在桌面與檯燈之間變換位置或角度,鋼筆在桌面上的體現,也就是投影的大小和模糊程度,便會隨之變幻。  但是對於生活在平面書桌上的凡人來說,那投影便是他們所認識到的鋼筆,無論讓鋼筆脫離桌面,還是一覽鋼筆地全貌。  都遠遠超出了他們的能力,所以他們也就無法理解鋼筆在桌面上的投影為什麼會時大時小。  這和神界的戰神之戟僅僅發生了一點變化,在神的光輝照射下投射在人界的戰神之戟就會面目全非,是一個道理。

和那些在平面上把鋼筆投影當成鋼筆全貌地可憐蟲一樣,人們用眼睛看到了戰神之戟的大小和色彩,用觸控感受到了它的材質和重量。  可是這些感知並不一定是對戰神之戟的正確描述。  因為人類的感知能力僅限於看、聽、嗅、觸等幾種,基於這些感知方式,人類構建了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和描述,但沒有人能證明這些理解和描述是完整的。  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說大象像柱子,可是當明眼人正在嘲笑瞎子的時候,誰又會知道是不是正有更高等的存在在以同樣地憐憫目光看待那些明眼人?

這一推測讓天凱武同時感到了極度地興奮和苦惱,興奮的是至少自己依然可以用邏輯來解釋神器地縮放,苦惱的是若想證實自己的推測,必須要有超出人類能力的感知方式。  在冥思苦想感到無路可走後,天凱武向老匡提出這個問題。  在他看來。  老匡有超出人類的感知方式,而且老匡曾脫出牧場世界回到現實的經歷有可能與這個問題是同源的。  說不定老匡的回答也能對他有所啟示。

天凱武的理論設想大膽而新奇,老匡也頗花了些時間才聽明白。  不過卻沒有立刻作出答覆,因為一來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證明天凱武的設想,二來這設想讓自己聯想到了前天沃克提出的一個疑問。

前天打跑安東尼後不久,沃克給老匡重放了當時對戰的錄影。  安東尼被戰神之戟擊中後像個壘球一樣飛了出去,但是他飛行的軌跡在錄影中是殘缺的,拋物線最先離地的那一段不見了!亦即錄影的前一幀安東尼被擊中,後一幀他的身體已經到了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