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帝頓了頓,掃視一眼跟在身邊的這些肱股之臣,心裡也是五味雜陳……
其實李東陽說的這些,就是個膿瘡……
這個膿瘡的外表,這麼多年來,也一直被他們這些文臣以各種說辭掩蓋得比較光滑平整……
事實上,任何歷史階段,從來不缺乏清醒的人、較真的人、吹哨的人……只可惜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文臣之文,很大程度上,是文過飾非的“文”,基層上報喜不報憂,高層上只選擇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什麼是他們願意相信的?那就是他們根據千百年前的聖人教誨,憑想象鼓搗出來的所謂仁政,只要發個文,交給下面去實施,就一定要產生海清河晏、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他們覺得治國平天下,大抵就是如此簡單!
要是遵照聖人的教誨,實行仁政,不能產生這樣的效果,那簡直不可想象,因為在他們心目中,聖人怎麼可能會錯呢?你說施行仁政後,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那你是在懷疑聖人的正確?
基層官吏當然不敢懷疑,不願懷疑!因為地方士紳需要利益,基層官吏需要賄賂的銀子和升遷資本……而高層官吏自然也需要冰敬炭敬,需要得到皇帝的認可,更重要的是他們後面還站著各自的家族,勢必要維護他們家族的利益……
仁政施給誰?輕徭薄賦誰享受?自然是士紳!佃農,隱匿了的人口,甚至黑戶,只能是大家族大士紳的私奴……這些佔著人口絕大多數的真正的“民”,就被自動隱形,自動忽略了……
這樣的制度,只能養肥士紳這些碩鼠,真正吃虧的,其實是皇帝和真正的民!
於是,就算違反各種潛規則,偶爾出來一兩個吹哨人,也叫不醒集體裝睡的朝臣,他們覺得仁政也施了,利益也得了,裝睡多好!
於是,拼命掩蓋大明身上的這顆致命膿瘡……
這就造就了所謂弘治中興!
史上但凡好欺負,但凡被文臣騙的團團轉,還對文臣態度極好的皇帝,都有一個不錯的名聲!
而史上真正有建樹的皇帝,根本不屑用那些酸儒,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手上有酸儒什麼事?他們用的都是真正的才智之士,大秦重視的是法家,還曾焚書坑儒!漢武手上,司馬相如、東方朔之流,只能用來娛樂一下!唐太宗、唐高宗到後來的唐玄宗手上,看看那些著名詩人的遭遇,就知道了!到了宋時,壞就壞在文人手上了,仁宗手上文人璀璨如星,內卷十分嚴重,你要變法,我就阻止變法,兩幫文人鬧來鬧去,鬧到最後金人南下,能打的沒了,被人連鍋端了……
南宋時候,依舊死性不改,雖然南宋的文人氣節很好,但文韜武略真的一般……
如今大明又在重蹈覆轍,正史上的大明,到了後期文人分化極為嚴重,不要臉的佔了多數,水太涼錢謙益都有……
要臉的當然也有,有一種大喝一聲,“你過來呀!你敢覆滅大明,我全家就死在你面前”的氣概,確實,真有些大臣在明亡後,全家自殺了……但無論要臉的,還是不要臉的,論本事還不如南宋時期的文人……
張鎮略知一點歷史,文人就是一張嘴,吹起牛來,越明年,就能政通人和……做起事來,不是水太涼,就是兩個字,死節……除此,還有個本事,就是卷,搞出什麼的浙派、贛派、東林黨亂七八糟,天天狗咬狗兩嘴毛……
簡直是老漢的褲襠,球都不頂!
想想就憤慨……
但大明這麼大的朝堂,何其綜錯複雜,他不能跟某些無腦穿越文的豬腳似的,一開始就那個奸臣名冊,點著名去殺奸臣,那是找死……
所以,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點改變……
譬如買點酒瓶子,可憐滴度日……譬如造一點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