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主動進攻的夏軍,浦頭絲毫不慫,他轉身向側手道:“夏軍既然找死,我軍還等什麼!”

“扶羅韓,你帶三萬人迂迴包抄...”

“浦頭,兩軍接戰不是兒戲,此時形勢明顯不利於我軍作戰,汝想死,老子可不奉陪…”

正當浦頭下定決心復仇之際,慕容威直接潑了一桶冷水:“軻比能,帶勇士們退回營寨,沒有命令任何人不得接戰…”

“浦頭大人想死,我們不攔著...”

說話間,慕容威頭也不回的,帶著本部大軍離開。

“你!”浦頭氣急,但也無可奈何,只能將目光轉向側首:“大單于,此正是一戰破關的大好時機...”

“只要擊敗李屠夫,破了武皋,整個黃河以北,將一片坦途,任由我族勇士馳騁...”

“浦頭大人,夏軍兇悍,不宜進軍...”和連搖頭,直接拒絕。

此時夏軍士氣正旺,和連同樣不準備與夏軍硬拼,哪怕己方兵力是李屠夫的十倍,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決戰。

兩軍正面決戰,士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陣前鬥將被人連斬數十人。

整個大營中,軍心低落,這種情況明顯不利開戰,也不會硬著頭皮上。

戰事兇險,可不是鬧著玩的,一朝不慎便是血與命的流逝。

鮮卑人不是不通兵略的野人,他們比很多人都知道士氣的微妙,知道人和的重要性。

說句不好聽的話,八百人追著十萬士氣低落的軍隊砍殺,那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所以大單于與慕容威不會在這個時候決戰。

眼見左翼和中軍撤離,而夏軍也在緩緩逼近,哪怕浦頭報仇心切,被怒氣衝昏了腦袋。

他也不得不下妥協下令:“撤,不要與他們糾纏!”

“全軍撤離,莫要糾纏!”

浦頭雖然被憤怒衝昏了頭,但慕容虎與和連避戰,無異於一盆冷水將他潑醒。

“嗯,鮮卑人竟然撤了!”

軍陣後方,正關注戰場形勢的李信,在見到敵軍緩緩退入大寨後。

他心中一陣可惜:“看來這鮮卑人,沒有想象中那麼好對付...”

李信本想借此機會給鮮卑人一個教訓,或者順勢馬踏連營...

但前提是敵人會給機會,但目前得情況顯然是不行的。

世人只道胡人不通兵法,殊不知作為能與中原爭鋒兩千年的部族,同樣有自己的作戰規則,哪怕人數佔優,和連與慕容威也沒有貿然接戰。

隨著鮮卑人的果斷撤離,大戰還是沒打起來,夏軍騎兵只能尾隨浦頭部,掩殺至寨門,便戛然而止...

...

長城,武要。

驕陽烈烈,金黃色的光芒下,古城巍然,矗立於山嶺之間。

武要重鎮,是漢時期定襄郡之武要縣故城,古城位於陰山南麓趙長城腳下。

北依大黑河,東連大山和臥山,西連平山,南部是定襄與雁門。

此城原屬於長城沿線軍事防禦系統,最遠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秦漢兩朝都曾在此建造加固軍事障城,城關坐落於狹長的溝谷間,屬於北方的軍事重鎮。

關外南側,旌旗招展人馬嘶鳴,無數身著黑色戰袍計程車兵緩緩列陣。

軍陣中,一輛輛衝車井欄被士兵緩緩推動,後方更有無數勇士肩扛雲梯組成攻城小隊,隨時準備衝鋒。

踏踏,馬蹄咚咚,一名身著鐵甲的漢子策馬越前:“勇士們,城關就在爾等腳下,日落之前大軍入內修整!”

他面色蒼然,胸前更是纏著七八層白布繃帶,但高大的身軀沐浴朝陽晨光傲然而立,狼一般的眸子中閃耀這熾烈的芒。

此人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