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很美妙,只不過賈詡感覺此略未必能成,畢竟鮮卑人也不是傻子。

他適時上前,開口道:“主公,鮮卑人態度堅決,出乎我等預料!”

“以目前的局勢不宜北上,當退守內城,保留主力戰兵才是上策!”

賈詡頓了頓,繼續道:“鮮卑人兵鋒正盛,北線已經崩潰,我軍萬不可在被其拖在長城!”

“否則局勢不利,很容易陷入戰略被動...”

他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先不說鮮卑人會不會放棄戰略優勢,單是東段長城防線已經崩潰,就是不小的麻煩。

現在最明智的選擇,應該壯士斷腕,徹底放棄長城附近要塞,退守內地郡城以城池為依託,與鮮卑人小心周旋,然後徐徐圖之!

賈詡之前獻策出擊,那是建立在鮮卑人承受不住傷亡,主動退兵的基礎上施行的。

現在卑人態度出乎預料的堅定,似是鐵了心的要攻略幽並,那這種情況下當然要以守為主了。

長城的作用雖然重大,但遠沒有將夏軍逼到無可挽回的地步,還是有很大選擇餘地的。

失去了長城防線的戰略主動,再想與敵軍在北方決戰孰為不智,賈詡提議放棄一些縣城,收縮兵力集中防禦的對策,是當下最明智的選擇。

只是被和連羞辱一番後,李信惱羞成怒,心思已經轉變。

而好不容易才打下的地盤,其中耗費人力物力不知幾何,如今卻要轉手放棄。

李信心中不甘,他還是想要拼一拼:“文和所言有理,但代郡上谷乃至漁陽等地,都是兄弟們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棲身之所…”

“若不戰而退,輕易讓給鮮卑人,邊郡百姓恐怕恐遭胡人荼毒...”

道理說了一大堆,就是不想看著百姓受苦,也不想放棄北方的地盤。

“唉!”賈詡心中無奈,李屠夫前番想要求和,全然不顧北地百姓死活。

如今不想放棄地盤,卻又以百姓大義為藉口說事,其中可見一斑。

所以對於其中的話,他向來只是聽聽就好,當真就輸了。

眼見主公既然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了,其中意思已經不言而喻。

李屠夫執意而行,賈詡也不再勸勸阻,他已言明其中利害,如何抉擇自有判斷,

只有一側的逢紀張了張嘴想要進言,但看主公堅定的神色,在加上主張撤軍的賈詡都已經默不作聲。

他心中的勸言,也改了口道:“主公欲提兵給鮮卑一個教訓亦無不可,但敵軍勢眾,主公當儘快調徐晃軍團北上為佳...”

“元圖所言有理,待我部與徐晃軍團匯合之後,再行北上,也不遲...”

兵勢兇險,臧霸的雲中軍團,因為先前圍殲拓跋軍,激戰慘烈,需要暫時換防休整...

而目前武皋長城段的的兵力,只有李信麾下的六萬戰兵...

面對浦頭或者慕容威等一部鮮卑,或許還能周旋一二,但若是鮮卑各部大軍匯合,李信手中的兵力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鮮卑人號稱百萬,其中雖有誇張的成分,但從前方斷斷續續傳來的情報,以關外大營規模來分析...

中南西各部大人,加上彈汗山王庭,和草原各部散落的頭人,其中所出動的人馬不低於三十萬。

這還只是保守估計,若是以其後續增兵規模,其中兵力可能更多。

在戰略兵力都處於劣勢,和被動的情況下,與敵人進軍作戰,結果還真不好說。

儘管李信在某些事情上喜歡一意孤行,但兩位謀士的查缺補漏,他是能聽進去的。

他思慮一番,最後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調徐晃兵團北上支援...”

“韓忠的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