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李信傷得起,敗的起,但拖不起,也耗不起。

拖到黃巾覆滅,耗到朝廷抽出手來,到時局勢如何。

四百年大漢朝,無論是底蘊還是實力,皆非常人可揣測的。

到時大漢集整個中原兵力來攻,夏軍的境遇,會更加艱難...

單單應對一個大漢便已經吃力了,若是再加上一個整體實力不弱於朝廷的草原霸主,南北雙線作戰,誰打誰知道。

夏軍治下地盤很大,從陰山以西連綿至幽州遼東,邊境線縱橫三千里。

但南北之間卻不過三百里,空有東西之橫,卻沒有千里之深。

而且李信底蘊淺薄,地盤雖有,制度雖建,但治下民心不附,世家不服,很難打持久戰。

鮮卑人與朝廷幹仗,被打敗了,直接帶人往大漠一遁,喝些西北風雪也能活...

而李信若是敗了,只能遁入山林當野人,甚至山大王都當不了。

因為夏軍地處各方勢力中段,往西是複雜無比的祁連山,往東有遼東坐地虎公孫氏。

往北是草原霸主鮮卑人,往南是大漢腹地,若戰敗他能往哪跑。

現在的李信已經不是當初寂寂無名之時了,以前他還可以帶人遠遁邊荒,做土霸王,沒人會在意他...

但現在嗎,就算他跑到倭島扶桑,大漢也能窮追不捨的征服倭寇,然後將他剝皮點天燈。

大漢向來有天下之分,更是內鬥內行,李信這支漢人割據政權跑哪,大漢的軍隊就能滅到哪。

李信若遁入大漠,則鮮卑人遭殃,若是李信帶人跑到歐羅巴,大漢也不介意來個萬里長征...

不要小看老劉家對待同族人的魄力,哪怕實力不允許,就算跑到天涯海角,也會想方設法,將李信點燈。

現在的李信已經沒啥選擇,夏軍也沒有退路,自然要拼命,哪怕士兵傷亡慘重,也要繼續進攻,血戰到底...

只要將鮮卑逼退,擺脫兩線作戰的困境,他有信心擋住朝廷的攻伐,甚至將戰線反推到黃河以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