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法!”
眾皆愕然。
全部半張著嘴巴,看著當朝大員被侍衛給抬著出去了。
換做其他官員就被罷官了,無奈大宋就這德行,罷免言官的影響不太好。這個老張雖然極其可惡,可他偏偏又不犯什麼大錯,而蔡京張叔夜等人也沒有形成統一的觀點罷免御史中丞,於是趙佶只有為此繼續鬱悶著。
弄走了張克公,趙佶這才道:“張叔夜,朕最為好奇的是,良田增加這樣的祥瑞事件為何會形成,這一過程是怎樣的?”
張叔夜道:“關於這個問題小高最有心得,和文報一起進京的,還有一篇小高最近新出的《論土地得失、福禍相依》。老臣乃是最先閱讀的人,關於這些,小高的解釋深入淺出,說的頗有道理。內中無藏私心態,一切都為陛下的江山著想。”
趙佶笑道:“說起藏私呢這很無奈,是我朝的風氣,但是朕也知道此點小高做的最好,對朕最是盡心盡力,以往的好東西諸如音樂盒子,腳踏車,精油皂,這些等等,許多神奇的東西他都沒有藏私,貢獻給了皇家,又由皇家制造了之後,惠及臣工們。快給朕說說,策論之中小高說了什麼,為何叫《土地得失、福禍相依論》?”
張叔夜大略的說道:“高方平在策論中提及,水是生命之源,大地是養育人類的母親,理論上只要有水源,有土地,就可以種植。但是許多時候人類自身的因素,自然氣候的變化,導致了經年累下,水土環境也在隨之變化。有因為對土地過度索取,而變得土地肥力下降的。也有大環境誘發水土流失,剩餘了大量沙石層,那便無法種植。限於生產力,目下改良土壤的手段非常有限,所以改良土壤的最大推手其實就是水災。”
“就像吃營養好的飼料後,豬長的便快,豬拉出來的屎依舊營養豐富,可以用於肥料、輔助種植,這便是一個迴圈。植物也是生命,高方平生命的存在就是養分的存在,所以植物就需要土壤中的各種養分。我漢家乃是農耕民族,世世代代進行農耕,對土地是掠奪和索取,就像一個勞累過度的人士需要偶爾喝口雞湯補下身子,高方平說其實土地也需要這個過程。那麼最好的補充劑其實就是山裡的腐質土。在山裡不小心掉顆種子,不用人去精耕細作,也能出現一整片的野菜、糧食、或各種植物,便是因為山裡的土質。四季的交替,秋天的落葉,一層層含有各種微生物和養分的樹葉落在地上,腐化、潰爛融入土壤之中,次年秋天繼續,週而復始年復一年,這樣就形成了厚厚的腐質土層,那便是最好的土壤。”
“但限於我朝的勞動效力,人力不可能對此多做什麼,所以唯有依靠洪水。發大水的時候都是泥水,正是那些最好的溶解了大量腐質土壤元素的泥水,自山上衝刷下來,散步在平原地帶,一但洪水褪去後,那些泥汙沉澱的地方便皆是良田。到此,高方平於策論之中把這一現象解釋為‘破而後立,福禍相依’。”(未完待續。)
第309章 這是輝煌的半年
“什麼!”
許多人聽得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說穿了道理正是如此的簡單。
有少數幾個人大肆說“高方平小兒信口開河”,但發現了蔡京的嚴厲眼神後,只得趕緊閉口了。
蔡京並不糊塗,畢竟知過軍州,在地方上真不少執政經驗。老蔡的確知道,大水過後會導致一些地的品質變好,甚至能讓一些不適合耕種的土地變為可耕種田地。只是說,他作為有經驗的聰明人發現了這個現象,卻沒有透過這個現象,去想通本質而已。
加之自古以來,大水自來都是不吉祥的東西,沒人願意用這樣的事去做文章、去多想,而少數有心得的人比如王黼,他卻會把事實上報卻隱瞞本質。原因很簡單,王黼覺得這是他的《九陰真經》,憑什麼給別人知道。
但凡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