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千年古道(第3/4頁)
章節報錯
了一口,確實如孟老哥所說,滋味醇厚,回甘悠長。
我說:這小院還真是清幽別緻,能在此小坐茶敘,正應了湯顯祖的一句話,“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兩位哥哥有心了!
兩位領導相視一笑,縣委辦主任說:當年,徽商行商賺了錢,迴歸故里自然是要大興土木,所以才留下了這些精美的建築。如今,旅遊漸興,棲居徽州古民居,讀一本書、煮一杯茗,品楹聯、打食桃、繪魚燈、賞徽劇,沉浸式體驗原汁原味的徽州之美,已經成為越來越多遊客的選擇。所以我們一方面做好保護,一方面也修舊如舊引導大家用心整飭,所以才有明堂廊道、花窗園林、刻著木雕的窗欞楹柱、木質榫卯結構,古老的徽州元素隨處可見。這些是徽派建築的靈魂,是傳承徽文化的特有載體,住在這裡既有詩意,又能感受煙火氣。還是很受遊客歡迎。你剛才提到,湯顯祖的“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不知道還有沒有聽過“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這句徽州民謠?
我搖搖頭,表示自己沒聽過,願聞其詳!
宣傳部長介面說:對古代人來說,徽州是窮山惡水。徽州境內山多田少,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二分道路和莊園”之稱。群峰豎立,高峰陡絕,開發艱難。即使勉力墾闢,種上農作物,收成也很難保障。唐宋以後,隨著外來人口的增多,出現收不敷食的情況,百分之七十的食糧仰江西、江蘇和浙江供給。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這是明清時期流行於徽州地區的一句俗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是指徽州男子到了十三四歲就要外出當學徒學做事情。徽州人家無法養活自己的子孫,男孩子到了13、4歲就會外出學徒,學不成不能歸家的。它形象地敘寫了徽州歷史上奇特的從商習俗,又簡明地揭示了鼎盛徽商形成的本質。然而這種現象的形成,還要從六百年前的元朝末年說起。那時,中原地區戰亂不斷,大量人口湧入徽州。耕地稀缺的徽州地區陷入了“非經營四方而絕無活路”的生存困境。為了謀求生計,很多徽州人不得不背井離鄉,這也是“徽商”群體出現的根本原因。
,!
大多徽商因為是從小本起家,經過一番奮鬥,才成為富商大賈的。所以他們大都講究“致富思源”,特別珍惜得來不易的財富,並且在日常生活仍舊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而他們能夠成為一個體系,光靠節儉是遠遠不夠的,“誠信”才是立業之本。以老街為例。明清時期,隨著航船貨運日漸繁盛,來此地經商的人越來越多。商鋪、飯莊、客棧、茶號爭相修建。人和鋪子一多,難免魚龍混雜,保不齊就有人在裡面搞事情,缺個斤兩、摻點假貨等行為很難避免。這時候老街上有遠見的良心商家,便想了個辦法,他們約定:各家店鋪無論經營何種買賣,都要在出售的每件貨品上,蓋上自家的印鑑,以印為信,以信溯源,包退包換。這樣一來有哪家店搞點小動作,很快就會被識破,沒了口碑,想要繼續在老街上混下去那是不可能了。時隔數百年,從前的一枚印鑑化為今天的一方商標,“信譽大過天”的商業規則一直薪火相傳,成為老街最重要的商業文化。
孟老哥說:楚老弟剛到徽州,還不太熟悉這裡的風土民俗,我倒是對幾首童謠記得很清楚。其中一首就是這《前世不修》。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十三四歲,往外一丟。
包袱雨傘餜,揹著甩溜湫。
翻山又過嶺,一腳到杭州。
半月無著落,蘇州尋路頭。
同鄉看顧我,答應肯收留。
做了半來年,辦了新被頭。
三頓吃得飽,秋盡有寒衣。
再過一兩年,身命也不愁。
夥計三年滿,寄錢回徽州。
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