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婚(第1/3頁)
章節報錯
不知是不是他作為王者與生俱來的領導力和說服力,他說的話總是那麼輕易穩定人心,令人安心,讓人忍不住去相信。
明明什麼都沒做,但只要他說了,就覺得他一定會做到。
這大概就是他能成為王,而其他人都不能的原因吧。
——————————————
開國皇帝曾制定了成婚禮,要求皇帝在迎娶皇后的時候,必須遵循以下儀式:祭告天地,臨軒命使,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告廟,冊後,命使奉迎,同牢與合香。
自然界的“神靈”統御著人間的一切,皇帝貴為“天子”,在婚禮之前必須祭告天地,祈求平安降福,此為祭告天地。
皇帝需要專門尋找一些大臣,冊命他們為執行婚禮的使臣。
太尉,輔佐皇帝治理國家。
宗正卿,掌管皇族事務。
侍中,掌管宣讀皇帝之命,管理皇家禮儀。
按照規定會任命太尉為正使,宗正卿為副使,代表皇帝與女家進行交涉。
再由侍中宣制“納某官某氏女為皇后,命公等持節行納采等禮。”
隨後就帶著隊伍,往來於皇宮和女方之家,為皇帝操辦婚禮之事。此為臨軒命使。
納采前一天需在女方大門外右側,搭建一個臨時休息的帷帳。
納采當天所有命使需在帷帳內休息,等待女方家出門迎接,再到女方家宣讀制書。
女方回表同意婚事後,命使透過制書的形式,詢問女方的姓名,年齡,並通告吉兆,授予禮物,定下結婚日期。
女方只需根據制書內容,一一給予答覆。此為問名,納吉,納徵和告期。
皇帝把確定的成婚日期和結婚之事告訴祖宗,祭祀宗廟。此為告廟儀。
冊後儀式在女方家舉行,前一天會再一次舉行臨軒命使儀式,依然在女方家門前搭建臨時休息之所,此次還需在女方閨閣外搭建一個帷帳。
冊封當天,命使在外休息等候,女官則進入閨閣外的帷帳中。女方家主必須身著朝服,向北方拜禮,請命使入內。
儀式開始後,女官進入閨閣為女方佩戴宮中送來的首飾,更換成皇后專用禮服,再由女官引匯出閣,立於庭院之中,朝北跪拜。
正使向皇后宣讀冊文並賜予皇后典冊和寶級。緊接著皇后入座,接受官員的拜禮。
完成後,皇后由女官引領回閨閣,命使各自回去覆命。
當日黃昏,奉迎使臣身著朝服,手持節,乘輅車,率領儀仗到達皇后家門外,並在此列隊迎候。
皇后家母先走出房外,立於西側,面向南。奉迎皇后的文武官員,文官在東,武官在西。
皇后由尚宮引匯出閣,登上堂屋,宮女和侍衛則侍奉在皇后身邊。
使臣進入院內,向主人宣讀皇帝制書,皇后遂登上重翟車,使臣及百官各自乘車或騎馬,與儀仗,衛隊簇擁著重翟車駛入皇宮。
同一時間皇宮裡,皇帝寢殿外側搭建了一座皇后的臨時寢宮,面朝南,在西南角給皇帝搭建了一個帷帳,面向東,地上鋪兩層席,陳設屏障。儀式所需要的各種禮器也均已擺放在特定位置。
皇后進宮,鐘鼓齊鳴告知皇宮內外,然後下車先到寢宮中整理衣物飾品,由女官引導至大殿外,再由皇帝引導,一起進入帷帳中坐下,侍從迅速擺上宴席。
一同進食期間,皇帝、皇后會喝合巹酒。
宴飲完畢,尚宮引導皇帝進入東房,脫去冠冕,引導皇后進入帷帳,換上常服,最後引導皇帝進入帷帳,至此婚禮才算正式結束。
整個婚禮流程大約需要持續三個月之久,不論是皇帝還是皇后最後都會疲倦不堪。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