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後世,從白楊木鎮到阿什哈達,經過阿城、榆樹、德惠、吉林市沿高速公路就到達了。

而17世紀的北方,根本就沒有道路,就必須沿著松花江冰面逆流而上,直線距離只有350公里,而沿松花江繞行就要走500公里 。

龐大的隊伍帶著眾多的牛羊、醃豬肉、鹹魚,原來阿什哈達軍戶的婦女、孩子,一天只能前進50公里,起碼要走上10天才能到達阿什哈達。

周政賢心心念唸的阿什哈達 即便是到了後世,依舊是一片錦繡山河。

那些在白楊木鎮已經有了獨立的木刻楞,有了穩定的工作的阿什哈達軍戶,一聽說要回來,就都積極踴躍的報名,阿什哈達到身前遼闊的平原、阿什哈達身後巍峨的群山,都是白楊木鎮不能比擬的。

阿什哈達,依山臨水,松花江在阿什哈達是從東向西流淌,阿什哈達就卡在是魏巍的老爺嶺與無垠的松花江衝擊平原中間。

有深厚的黑土地、無邊無際都大草原,茫茫的原始森林,真不知道大明王朝為什麼要放棄阿什哈達,阿什哈達在1407年開始設立船廠,徵發山東軍戶來此地造船,阿什哈達船廠的船從吉林出發,一直航行到庫頁島,為大明王朝維護著北方的羈縻統治 是明王朝羈縻北方少數民族部落的起點。

在整個15世紀,在世界大航海的前夜,阿什哈達卻在繁忙的造船,阿什哈達的船,最遠航行到鄂霍茨克海、航行到楚科奇半島,是中華民族先民走出的最遙遠的距離之一。

與鄭和相比,那麼鄭和只是浮光掠影,從阿什哈達出發的亦赤哈,在他到的地方、他養子到的地方,都明確的規定,這些地方是大明王朝的,設定了行政管理機構,任命了地方官員,是明確無誤的開疆拓土。

在阿什哈達駐紮一支軍隊,進有大平原可以馳騁、退有鄰水依山的城堡可以防禦,就是防守都不行,那麼轉身就可以進入老爺嶺茫茫的原始森林打游擊。

而遼東遊擊支隊的出發地就定在阿什哈達 ,從阿什哈達進入老爺嶺、長白山,然後沿長白山脈一直向南遊擊。

遊擊支隊的補給、接應,也是要以阿什哈達為基地的,所以南下隊伍最先就出發了。

努爾哈赤的女真人統一戰爭,消滅了松花江兩岸所有的部落,只有空曠的風 ,出發地5天 到達松花江與嫩江匯合處的勝利鎮。

勝利鎮還沒有建設成型,只有一排排的蒙古牧民的帳篷,與為數不多的木刻楞,這些都是在抵禦車臣騎兵勝利後開始建設的,繳獲的車臣蒙古人的牛羊多飼養在這裡。

勝利鎮殘留的戰場還沒有清理,譚一修建的冰堡還在,就在冰堡裡休息了一天。

勝利鎮也有3000人的規模,以後勝利鎮將是前線城寨阿什哈達最有力的後方,也是從蒙古草原運輸回來羊毛的最大中轉站。

離開勝利鎮,南下隊伍開始沿松花江上游,從西北向東南行軍5天到達阿什哈達城堡。

本來就已經破敗的阿什哈達城堡,在被放棄一段時間後,就更加的破敗。

在與顧穆巴圖爾的戰爭中,城寨的夯土城牆已經垮塌大半,木頭柵欄也幾乎被焚燬,南下隊伍中,有許多人本來就是阿什哈達軍戶,離開的時候,以為自己再也回不來了。

這些阿什哈達軍戶,很多人的親人就戰死在這裡,看著自己破敗的家園 ,女人們都失聲痛哭。

周政賢也觸景生情,這裡是故鄉啊,作為世襲千戶,周家人一代又一代,為大明守衛這遙遠北方的千里江山,登州府周家,世代忠良,自己今天重回阿什哈達,兵精糧足。

周政賢跳下戰馬,周政賢走到阿什哈達破敗的城寨大門前,轉身對南下的隊伍高聲說。

我周家在過去的兩百年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