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箏只曉得是菩薩跟前出了幾宗人命案子,多的事情並不清楚,聽蕭嫻一說,也覺得在理。

蕭嫻讓她在床沿邊坐下,仔仔細細說了從蕭臨那兒問來的狀況。

說了兩刻鐘,連謝箏也認為去大寺裡並無危險,便建言去寧國寺一趟。

寧國寺是皇家敕造,百餘年間,經過幾番修整擴建,儼然成了京畿一帶最大的廟宇。

雖說菩薩跟前眾生平等,但去寧國寺中禮佛的多是京中勳貴簪纓,不少人家還在寺裡點了長明燈,一年到頭,供奉不斷。

案子裡遇害的女人都是平民百姓,沒有一個是官家女子。

一來,官家女眷出門前呼後擁,二來,她們不去小廟小庵。

像寧國寺這樣的地方,想來是妥當的。

翌日一早,蕭嫻去了素芳苑給父母請安,又與沈氏說了上香祈福。

幾年不見女兒,沈氏正是耳根子軟的時候,拗不過蕭嫻,只好去看蕭柏。

蕭柏任明州知府,聖上讓他回京探望傅老太太,他也放心不下那一城事務,最多留京兩月,等秋天時就要往江南去。

去佛前拜一拜,求個心安也是好的。

再說了,那是寧國寺。

蕭柏放下茶盞,道:“讓臨兒與你一道去。”

禮佛的日子定了三天後。

傅老太太病中,延年堂裡的丫鬟婆子整日裡只與她說些高興事兒,因而不知案子。

曉得蕭臨與蕭嫻要去寧國寺,傅老太太笑了起來:“都是孝順孩子,上山辛苦,寧國寺乾淨齊整,你們不如住上一夜再回來,也聽師父們講講早課。先皇后還在的時候,我陪她一道聽住持大師講過佛理,頗有感悟,你們若能參悟一二,也是福報。”

沈氏在一旁聽得心急,讓蕭嫻去上香已經讓她擔憂了,再住一夜,她這幾日是不能心安了。

可偏偏在老太太跟前,又什麼都不能說破,只能順著應了。

蕭柏在外幾年,好不容易回京,官場上要有一番打點,他又要悄悄瞭解謝慕錦的案子,這幾日都在外頭走動。

蕭嫻兄妹去寧國寺,沈氏就必須留在府裡伺候傅老太太,脫不開身,她只能是叮囑又叮囑,耳提面命,又點了幾個得力的婆子丫鬟。

蕭嫻帶上了謝箏。

從北城門出去,馬車上了山,行至半山腰,山路不易行車,又換了小轎。

山道上都是進香的人群,也有不少官家女眷,謝箏做丫鬟打扮,在其中並不打眼。

到了山門外,設了讓女眷梳洗整理的帷幔,謝箏扶蕭嫻下轎,進去淨手淨面。

“今日人多,看著越發安心。”蕭嫻笑著道。

謝箏點頭,比起她提心吊膽離開鎮江時的那幾日,今天這段路走得極其心安,雖不著男裝掩飾,也沒有戴帷帽,但她只要規矩不出挑就好,畢竟,誰能想到,那個傳言裡已經死在大火中的鎮江知府之女,搖身一變,會成了蕭家姑娘身邊的丫鬟呢。

進到幔帳裡,迎面遇見一位婦人。

那婦人半百模樣,頭髮有些銀白,一身素淨,但料子卻不差,手上戴著一隻水頭極好的玉鐲,看著模樣,也是官家女眷。

蕭嫻和謝箏沒料到裡頭有人,一時微微怔了。

“怪我,”那婦人先笑了起來,“我年紀大了,不愛身邊圍著一群人,帶出來的人手少,外頭就沒讓人守著,沒想到驚了姑娘。”

蕭嫻趕忙搖頭,福身道:“是我衝撞了夫人。”

婦人從衣著裝扮看出蕭嫻絕非普通官家女,身份遠在她之上,她沒有套近乎的心思,便沒有自報家門,又衝蕭嫻笑了笑,先一步出去了。

謝箏與蕭嫻收拾好,兩人出了帷幔,隨著蕭臨進了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