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未完待續。)
第三一八章 心有惡虎
陰妃是個沒有安全感的人,這樣的人一旦找到些許可以依靠的救命稻草,效率往往很快。
她的弟弟陰弘智以及那些以勇武著稱的親戚,全都在第一時間趕去了齊州,襄助齊王李佑,免得他遭遇其他皇子的暗算。
陰弘智作為陰家僅存的子嗣,早就希望藉著姐姐和外甥的權勢重振家族聲勢,在得到姐姐陰妃的暗示之後,在離開長安前邊與東宮搭上了關係。雖然沒能見到太子殿下本人,但與太子最親信的侍衛紇幹承基過有了交往,這也是好事。
隨後陰弘智慧匆匆前去齊州,對他而言,整個陰家最大的依靠和希望便是整個外甥,自然要保證的他的安全,更希望外甥能有更大的前程。
就這樣,時間進入貞觀十五年六月,長孫皇后忌辰到來。
長安這邊由太子李承乾領銜、晉王李治隨行前往昭陵祭奠,李治更在昭陵之側暫住,誓言要為母后守孝三個月。韋貴妃則率領嬪妃在後庭設祭,祭奠故去的文德皇后。
重點仍舊在於洛陽方面,伊闕賓陽洞石窟內長孫皇后的佛像已經修造完成,忌辰之日皇帝李世民親自攜眾子女前來弔唁。
看到那栩栩如生的熟悉面孔,李世民站在伊水邊久久不語,幾位皇子女念及亡母,全都哭成了淚人兒。魏王李泰更是茶飯不思,幾乎暈厥,給人留下了至仁至孝的印象,廣受稱讚。
長樂公主則是默默垂淚,然後盡好身為長姐的責任,努力照顧幾個年幼的弟妹。
祭禮之後,李世民老懷大慰,對主持修建佛像的魏王李泰大加讚賞,多有賞賜。更湊巧李泰奏稱五百五十卷《括地誌》已經編撰完成,算是獻給母后在天之靈的禮物。
李世民看過如此皇皇鉅著之後。龍顏大悅,立即將《括地誌》收入皇家館藏,著弘文館找人謄寫刊印。
除此之外對魏王李泰更是多有褒獎,李泰的吃穿用度和禮儀立即上升到與太子幾乎相同的地步,一時間魏王李泰的聲勢高漲了極點。
訊息傳出,一時間洛陽魏王池的訪客絡繹不絕,有不少人打著以文會友的名號前去拜訪魏王。至於他們背後到底是哪些人物,哪些家族,那只有他們自己。
相比於魏王池賓客絡繹不絕,長安東宮便有些門可羅雀的感覺。太子李承乾暴怒不已。皇帝臨去洛陽之前他已經料到會有這樣的局面,卻沒想到老四李泰做的這麼絕,竟然這般功力。
李承乾知道洛陽的以長孫皇后為原型的佛像,他知道這是李泰邀寵的主要手段,以父皇對母后的深情絕對會對李泰有所賞賜的。
卻不想李泰竟然不惜將《括地誌》也搬去洛陽,五百五十卷書稿搬運不是一件容易事,而且容易有損毀的情況。但魏王殿下為了爭寵,簡直是處心積慮,至於美其名曰是獻給母后在天之靈云云簡直就是扯淡。簡直無恥到了極點。
李承乾發現自己在這一點上和弟弟真的差遠了,差的簡直不是一星半點,如此明目張膽邀寵奪嫡,簡直是十惡不赦。
可問題是父皇壓根不管不顧。還是這麼一味地寵著他,這般抬舉他,這是什麼意思?是要取而代之嗎?
李承乾心裡產生了一種深深的危機感,心中對父親原本那一丁點的怨懟現在也不斷放大。讓他產生了一些不該有,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想法。
他想到了一些事情,想到了玄武門之變後的祖父李淵。當時祖父的身體還很好,卻不得不退位當了太上皇,九年之後才去世。那九年裡皇祖到底過的什麼日子他是知道的,雖然好吃好喝伺候,但對於一個皇帝而言,這樣的日子真是一種煎熬。
所以父皇想到的另外一種辦法,李承乾清楚地記得祖父的宮廷裡幾乎每日都有美女送去。一個已經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