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兩翼倭軍的將領聞聽到這個訊息,頓時有些慌亂了,如果被斷去了後路,全軍覆沒都不是沒有可能。
“退!朝著湖邊退。”這個時候,已經不是猶豫的時候了,後路被斷,隨時都可能被圍困在城郊,最後的下場不言而喻,這時,還不退,那就是自找死路了。
倭軍右翼主將卻是沒有退向揚州城,這時候,刀鋒軍正從揚州城方向兜過來,這時候還朝著揚州城退,就要跟對方死磕到底,而一旦無法突破,就會被纏住,而往湖邊側,這個方向是他們唯一的生路了,只要到達海船的庇護範圍,就能保住大部分人。
相比起倭軍右翼還有一條退路,左翼可就悲催了,如果往東面跑,可是離著揚州城越來越遠,而在野外,他們只有雙條腿,哪裡跑得過那些迅捷無比的豹騎,所以他們的生路,只有一條,就是往揚州城方向退,哪怕後面楚軍已兜了上來,但是他們似乎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
兩支兵馬都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但是都已無法改變這場大戰的結局,倭軍主力這一次算是徹底的栽在了揚州城外,比起能夠隨時增補兵員的大楚,倭軍可是從數千裡外的東夷遠征而來,兵馬是死一個少一個。
而遭此大敗,倭人在揚州的作為已不多,在想深入內陸燒殺搶掠就不得不掂量掂量。
冷卓看著倭軍右翼朝著湖岸退去,頓時不由地皺了下眉頭,儘管在揚州城下大敗倭軍,但是倭軍海船還在,這對於揚州來說,可是一個隨時可能存在的威脅。
大楚如今控制兩州,算上白起控制的青州南部,也就是兩個半,這兩州半全都靠著天河,並且擁有廣袤的海岸,如果倭軍打起了遊擊,利用這些海船沿著海岸,天河水道四下裡縱橫,冷卓想防都防不住。
而冷卓更擔心一點,那就是倭軍繼續沿著天河西進,萬一這些倭人跟李唐勾搭上,那對冷卓來說絕對是一個噩夢。
李唐因為先天不足,雖陸軍強,但水軍弱,儘管千方百計的訓練水軍,但是冷卓卻是牢牢控制著天河水權,李唐的水軍根本就撐不了氣候,而且掄起造船的數量,大楚也遠比李唐多的多,畢竟中州缺乏造船巨木,自古就不是造船興盛的地方,而楚,揚兩州則不同。
但是倭軍海軍卻明顯對大楚水軍形成了巨大的威脅,這倒不是冷卓杞人憂天,而是這些日子對倭人的不斷的瞭解,冷卓想到的,要知道倭人中有很多都是數百年前唐末時期東渡的大唐人,大唐對倭人的影響至今仍很深遠,兩者一旦聯絡,很可能會達成一致。
這支倭軍無論如何也不能放走!冷卓咬著牙想到。
第二卷 風起楚揚 第九百六十九章 三國鼎立
第九百六十九章三國鼎立
在北方一片風雪之中,迎來了大楚建業五年,一個對大楚王國來說,極為重要的一年。
大楚四年底,大楚王國屢動刀兵,在揚州,超過四十萬楚軍對侵入的倭軍發動了清剿,在沿海區域,則積極防禦,尤其是十月中後,在揚州城下爆發的揚州大戰,可算是楚軍跟東夷倭人最大規模的一次交戰。
與此同時,在楚州,一直磨刀霍霍的大楚白虎軍團也發動了雷霆一擊,位於湘水一線的朱雀軍團兩個駐防師團也不甘落後,跨過湘水,進擊西巖。
戰事在十月十日正式拉開序幕,十五日,白虎軍團前鋒攻破聖教前線重鎮,雄城,擊殺城中聖教軍數千,俘虜上萬,而後,以雄縣為跳板,白虎軍團第二,第三兩個師團一路高歌猛進,連掃西巖兩郡十二縣。
而跨過湘水的兩個朱雀師團也不甘人後,快速的進逼西巖首府治所,在超過五萬大軍的兵鋒之下,聖教軍內部發生了內部分裂,在投降大楚的一部聖教軍洞開城門後,宣佈著西巖府完全被奪回。
而與此同時,秦良玉,梁紅玉,索菲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