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一下時間,但沒想過,一連二日,倭人居然這麼一路比了下來,完全沒有攻城的打算,就算是扶桑島武士道盛行,也不至於這樣吧

有貓膩,絕對的有貓膩,但是對方的兵馬也似乎沒有多少增減,連諸葛亮跟周瑜也不知道對方打的什麼主意,畢竟對這群外來客,兩人還真不好判斷。

李元霸,典韋,裴元慶以及許諸四人是輪流守衛在冷卓身邊的,今個正好輪到裴元慶,裴元慶風風火火的衝進來,就大呼小叫的,聽到冷卓問話,這才道:“少主,剛傳回的訊息,楊州大軍前鋒萬人在金鄉河被倭人忍者埋伏,殺了一個大敗,順勢的還奪取了金鄉城”

冷卓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卻沒感覺到有多不好,而這時,諸葛亮卻是快步的走了進來,顯然也是聽到了訊息:“軍師,你也為倭人的訊息而來”

諸葛亮點了點頭,搖晃著羽扇道:“恩,金鄉不算要城重地,但卻處於太倉跟蘇州之間,這太倉由來,起初是因為此地盛產糧食,而現在也是如此,這太倉所出的糧食可佔揚州六成以上”

“太倉跟蘇州,素來有一金一銀的說法,這金說的金色的稻米,這銀卻是說是蘇州的財富,倭人派出大批的忍者主動出擊,一旦進入太倉,以糧倉為目標,那揚州各路出發的兵馬肯定會先救太倉,而後才是蘇州”

冷卓聞言,這才意識到事情不妙,金鄉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裡代表著一個訊號,城外那群倭人裡面也有通觀全域性的人才啊,他們知道還拿不準蘇州城的底細,但是卻知道揚州各路兵馬正朝著這邊趕來,而一旦大軍趕來,不管戰力如何,總是一股壓力,他們為搶掠而來,自然不會跟揚州大軍拼個你死我活。

所以對方瞄準了己方的另一個痛處,而且還是大軍不得不救,哪怕是捨棄蘇州也得去救的地方,也就是太倉,六月夏收,七月曬米,那米入倉卻已經七月末八月初,而此刻正趕著夏糧入倉,各處糧稅入賬的時,這可是七寸啊

別看揚州水土肥沃,但是這揚州的地其實遠不如楚州多,而且揚州的地大多都轉耕種棉花跟桑樹,糧食的產量越發的少,而人口卻是日益繁盛,只是揚州地方一年兩熟,加上商業發達,糧倉滿庫,米平素都是不缺,所以沒人會當一回事。

但問題是,之前冷卓可是大肆收購揚州舊糧,可以說此刻揚州的糧食處在一個微妙的點,太倉有糧,那自然萬事大吉,但是太倉一旦有事,揚州肯定會有糧荒,說起來,這也算是一個諷刺,繁華江南,居然會缺糧。

“這倭人怎麼能這般精準的看準揚州要害”冷卓說著,卻是滿嘴苦澀,說起來這裡面還跟自己有些許的關係,而揚州大軍一旦被拖住,蘇州城這裡估計這短暫的太平也算是到頭了。

也許明日,門外就不在是武將單挑,而是群毆了,憑藉城中這不足萬人,大半還都是青壯,家族護衛能守得住蘇州城?就算是有冷卓這一干強者在,也很難搬回局面吧。

諸葛亮也是搖了搖頭,這揚州畢竟不是楚州,在這邊他們雖有些耳目,但是畢竟建立日短,起的作用並不大,他們就跟瞎子聾子似的,就算是諸葛亮,在這不知彼的環境下,也不敢妄言。

“我之前還笑那些倭人不抓緊時間攻城,等大軍趕來,定叫他們這些雜碎一個都跑不掉,沒想到對方是早就胸有成竹,而這兩日時間,對方估計也該探熟了我們的大半底細,怕是接下來就是一場苦戰嘍”

冷卓沒有想到過放棄蘇州,但是怎麼守住這蘇州城,卻是讓冷卓沒了思路:“軍師,這城要怎麼守”

諸葛亮卻是搖晃著頭,道:“要守全城,幾乎是沒有可能,蘇州城太大了,我們的人太少了,散了開,處處漏洞,如果少主非要一守,那麼就守住城西南這一片吧,這裡有白家大院,房屋密集,巷子狹窄,我們就在縮在此處,護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