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便知不是她們該知的,只小心侍侯了自家主子休息。
晴芳躺於鳳床之上,腦海裡卻一遍遍憶起皇上那冰冷、質惡的眼神。想著想著便潸然淚下。
八年了,她雖知皇上是個厲害的君主,對她卻不曾有絲毫厲色,情話雖未有過,卻也甚在知情。不想如今……
再憶起二月前夭折的幼子承祜便更是心傷不已。
皇后如何管束奴才我們不得而知,可太醫院突少了幾名太醫、邊職小史與奴才卻是不大不小,正緊了緊所有人的嘴與心。
從此,每月總有幾次來抓藥的慈仁宮大宮女溫腕再未來過。
數日後,當這一切傳到太皇太后的耳朵裡,她正理著那幾盆四貞格格進上的花種,對著皇上道:“玄燁呀,你還是太年輕了。要讓所有人都聽不見、看不見、覺不到的方法只是一個,便是什麼也不做。凡做了,便留有痕跡,遲早會有些人知道。當年哀家便告訴你,別管這事,你啊,偏不信。”
“孫兒知錯了,違了皇瑪嬤的好意。”
太皇太后把他扶起,拉著他走著:“皇上,凡事都要三思而後行,就像你皇額娘說的,‘衝動是魔鬼’。不是不能做,只是要周整好了,儘量守在三寸之地裡,才能最大限度防了口風。這理,你明白不?”
祖孫倆相扶著走在慈寧宮花園子裡,夏四月的天氣,繁花錦簇,連著後宮妃嬪們都出來享景。
什麼是一家人?便是內裡再有不是,一旦外面出了事便直直放下心結一心為家人排憂解難。
“去年謁陵是大典,今天侍皇祖母幸湯泉為孝,連熊賜履都明白的禮為什麼天下人不明白?”
寧芳幫他把齊了一日的發散開再揉了揉他那“一寸”之地。
“你們這些整日知乎則也的學識明的是遵典至孝,可看在老百姓眼裡不過是巡遊享樂、喧路費銀。同樣一件事,看得人不同便不可能只得了一個想法。性格不同、出身不同、教育不同、男女不同、歲數不同便可能是千差萬別。”寧芳接過溫腕遞上的藥碗一口喝了,再吃了幾個梅子躺下,“沒必要太糾結,只要你問心無愧便是,功過自由人評說。”有些史料上便說康熙是個十分在乎名聲的,甚至太過了,才會在後期引生出那麼多貪官。“大丈夫重在千秋功業,那些一時的名聲再響也總有消散的一日,有那個美國時間想這些還不如想想怎麼解了水旱之災、道河之苦。”
玄燁側身見她睏意已泛了上頭,便拉過被子裹住她,無意識地拍著被角,腦子卻沒停歇。
一千個人便有一千種想法。
“連神仙都不免被人說三道四,何況你呢?”唔噥了這句,寧芳便睡過去了。
玄燁看著她的睡相,便不自覺笑上唇扉,更是不自覺吻在她的唇角。
一直以來,不論我有什麼煩惱,即便你想不出法子,卻處處為我開脫開解。在你心裡,我就沒有錯處嗎?
非也,人怎麼可能沒有錯處?寧芳清楚知道,在這個位子上,他不知犧牲了多少人。可這些很重要嗎?也許犧牲了很多人,可她看不見,看不見便當作不重要。那麼重要的是什麼?是身邊的人。安慰他、為他分憂、使他快樂……也許把一個人放在這麼重要的位置不對,可對的又是什麼呢?是自己的快樂嗎?那麼寧芳很快樂,因為替小三安慰、分憂、找樂可以使她更快樂。如果這種人生是快樂的,又為什麼還要去糾結、在乎“自我”過少了呢?能讓你愛的人快樂從而自己更快樂又何常不是真正的幸福、是難能可貴的滿足?
第九十二章 東西
玄燁的“引蛇出洞”還沒來得及頻出,四、五、六、七月黃河、山東、安徽、湖北、江寧、淮揚、東南,水旱、饑饉交濁,飛蝗蔽天,禾苗盡食……朝堂上為此事已全臣“皆苦”,苦著為皇上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