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

杜士儀剛剛閃過這個念頭;見李橙彷彿也想到了相同的意念;他便沒有說出來戳人傷疤;當下岔開話題道:“宇文夫人一行大概會晚些時候路過太原府。因為我此前是突然從雲州回長安;所帶隨從不多;只分了數人給宇文夫人一行。若是可以;還請李明府到時候派幾個人護送一程。畢竟;從朔州進入雲州之後的官道實在有些荒涼;宇文夫人遣散了大多數僕婢;隨從人等實在是太少了。”

“舅舅和宇文少府雖則私怨深重;但拙荊並不是小氣的人;此事自不在話下。”李橙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答應了下來;接下來便順著杜士儀的口氣;問到了雲州接下來的人口安置問題;這說著說著;自然提到了再沒有人會去接手的宇文融的戶口政策。儘管他不再是掌管戶部的度支郎中了;可一想到多年的辛苦就要毀於一旦;他還是生出了難以名狀的痛心疾首。

“宇文少府的定戶口疏我曾經讀過數遍;這實在是一等一的善政可朝中相國們因人廢事;這實在是太可惜了好容易清點出來的逃戶;如今再次紛紛逃亡;本以為宇文少府拜相之後能阻止這種勢頭;如今看來也必然成空;倒是雲州因為免租庸調;恐怕又會成為無數人趨之若鶩的地方。幸好杜長史好歹還答應了糧食轉運之事;否則李公焦頭爛額的時候;少不得也要罵你兩句”

宇文融的定戶口疏;杜士儀當然拜讀過。儘管其中也有些想當然的措施;但至少證明宇文融是真正考慮過這件事;也是打算過如何遏制逃戶風行這樣一種現狀的。只可惜;正如李橙所說因人廢事;因為宇文融是因為檢括逃戶而風生水起;朝中大佬們一定會竭力摁下這樣一件極有可能讓天子再次想起宇文融的事同時;這也給他鳴響了警鐘;宇文融固然是因為躥升太快根基不牢;可在如今這種時候;他也需要把根基扎得更深;枝葉展開得更繁茂一些

離開太原府;經忻州;入代州;轉朔州;過馬邑;便是雲州地界。當風塵僕僕的杜士儀終於抵達了雲州境內的第二座縣城;也就是懷仁的時候;他所看到的便是比自己啟程時更加繁榮的景象——如今懷仁縣業已建成的已經有八個坊;而從四方來投的登籍居人;竟然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四百五十餘戶;兩千二百餘口儘管對於北地州縣來說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但相比最初還有座城池的雲州而言;直接從一窮二白起步的懷仁已經是分外出色了

所以;當灰頭土臉的崔儉玄笑著迎了上來;不管不顧地給了他一個熊抱;而後喜氣洋洋地拉著杜士儀去看新造好的縣廨時;杜士儀忍不住在這位被趕鴨子上架的妹婿肩膀上重重拍了拍:“崔十一;於得好”

“那當然;也不瞧瞧我是誰?”崔儉玄笑得眼睛都眯縫了起來;緊跟著方才想到了什麼;“對了對了;你回長安可去見過阿朋?我和十三娘不得已把他丟給阿孃和阿姊照看;都想死他了。”

很顯然;初到懷仁諸事繁忙;長安城中的那些紛爭;崔儉玄竟是一絲一毫都不知情。

“放心;我那小外甥很好。”想起在崔家見到崔五娘抱著崔朋時的情景;杜士儀在心裡嘆了一口氣;隨即笑問道;“十三娘呢?”

“那還用說;被你家娘子給請到雲州去了”崔儉玄惱火地皺了皺眉;沒好氣地說道;“你家娘子自己忙個不停不說;怎麼非得拉上十三娘一塊;對了;還有固安公主如今倒好;我連十三孃的影子都常常瞧不見”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六百二十章 欣欣向榮

儘管歸心似箭;但懷仁乃是杜士儀在雲州紮根的第二步;當下就留了一晚上;詳細過問了崔儉玄上任之後的種種。

讓他高興的是;當年那個大大咧咧的少年;如今顯然已經懂得各種軟硬兼施的手段;不但收服了懷仁縣的其他屬官;就連徙居的百姓;也對這位雷厲風行的崔明府很敬服。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