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在外面說道:「如此臣等告退。」

趙禎在裡面應了,等他們一走,這才喘息了幾下。

「帝王之道首在威嚴,威嚴而不可測,於是臣下忠心不變,你可懂了?」

「是,孩兒懂了。」

邊上坐著的赫然是趙曙。

趙禎乾咳了一聲,趙曙就拿了溫水給他喝。

喝了一口溫水,趙禎看了他一眼,笑道:「宰輔要穩重,否則今日一個主意,明日一個主意,帝王頭痛不堪。」

趙曙點頭,「從前孩兒曾以為宰輔們太過暮氣沉沉,可如今看來,這不是暮氣,而是穩重。大宋很大,不可輕忽。」

「對,就是這個道理。」

趙禎的眼中多了回憶之色:「可聽到太學的學生們朝氣蓬勃,我也不禁為之精神一振,可見帝王之道在於平衡。」

……

第631章 帝王之道,放榜

趙禎一生奉行的就是平衡之道,他把這個平衡之道玩的爐火純青。終其一生,雖然後世人說他軟弱,可朝局卻盡在掌握,這便是他的道。

每個帝王都有自己的道,趙禎擔心自己的養子會走上歪門邪道。

「你莫要和他們針鋒相對,那隻會讓朝局失控,最好的法子就是默默等待。你是帝王,有這個權利等待,只等時機一到,你就能重新開始……這是臣子所沒有的權利,他們羨慕,但不能給,否則乾坤翻覆就在頃刻間。」

「臣子們總是會得寸進尺,許多時候你可以軟弱,當著他們軟弱也無礙,這時候你要看。」

趙禎的眼中多了冷色:「你要看誰在繼續得寸進尺,這等人有逆臣之嫌,不管他是何等大才,皆不可用!切記了!」

「聰明或是本分的臣子都會適可而止,於是君臣相安,這就是君臣之道。」

理學尚未成型,那些嚴苛尚未出現,所以君臣關係並非如以後般的涇渭分明。

趙曙點頭,趙禎擺擺手道:「你且回去吧,記住看好仲針,好歹要多教教。」

「是。」

這是無聲的敲打。

你那個兒子太跳脫了些,該管管了。

回到慶寧宮後,高滔滔見趙曙面色不大好看,就問道:「官人,可是被說了?」

趙曙搖頭道:「官家沒說我,說仲針跳脫了些。」

高滔滔一聽就急了,吩咐道:「快去把仲針叫來。」

趙仲針稍後就到,看著很是平靜。

趙曙看著這個長子,目光有些複雜:「你最近在做些什麼?」

趙仲針納悶的道:「孩兒最近在做些試驗。」

「雜學的?」

「是。」

趙曙這才知道趙禎的意思。

「如今是在宮中,你該多看看文章典籍,多去和先生請教才是。」

你不再是那個汝南郡王府的小郎君了,要學會做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作為未來的帝王,雜學這個東西自然是不登大雅之堂,你只能去學儒學。

趙曙算是個開明的父親,所以只是暗自提醒。

趙仲針出了這裡就問道:「誰傳的話?」

瑪德!這是誰去告狀了?

趙仲針覺得這個宮裡處處都是敵人,自己連一點隱私都沒有。

這日子沒法過了啊!

跟在他身邊的王崇年說道:「小郎君,此事該是隨身侍候的人傳出去的。小的以為不好徹底清查。」

趙仲針嗯了一聲,王崇年擔心他年少氣盛,「小郎君,別說是咱們那,大王這邊亦是如此。」

趙仲針點頭微笑道:「是這樣,寄人籬下必然是這樣。」

初春的天氣依舊寒冷,可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