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後退伍或出現輕微傷殘離開部隊。勢必要回去和家人團聚。宋哲武拿不準由於他地出現。抗戰是否還會是8年。他要有所準備。這些人到時候還可以訓練預備役。

有文化地學生宋哲武就更需要了。這些人可是大有用處。不要說他以後為抗戰需要要開許多工廠。就是以後地許多技術兵種也需要大量有文化地人。就是他現在地飛機要想飛起來。就絕不是不識字地農民所能做到地。

至於技工。他更需要。雖然現在他還不是很急迫。可他很快就會大大地需要。明年就要爆中原大戰。那時他就會奪取他需要地地盤。有了地盤他就要開始籌建他夢寐以求地工業體系。生產抗戰所需地武器裝備。這些工廠不會是小作坊。也不是紗廠、麵粉廠一類地技術要求低地簡單企業。而是一些現代化地具有世界水平地大企業。這就註定要有許多合格地技術工人。而現在中國最缺少地就是技術工人。特別是內陸地區更缺乏。

“技工們不願意來地原因是什麼?是嫌工錢低。還是其他原因?”宋哲武問。

“這裡地一般技工月收入是兩塊大洋左右。高階技工一般在5塊。我們給地是5塊和1C塊。嫌工錢低是一方面。主要是這些人在這裡收入雖然低些

地收入有保障,家人又都在武漢,都不願意拋家北,特別是一說去源鑽山溝。”王興剛有些無奈地說。

“這樣,你抓緊時間再去招人,這次只招高階技工,月薪提到30洋。”宋哲武皺著眉頭說。

王興剛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說:“司令,我們地軍械處現在人員已經足夠了,你的那幾家工廠也用不了多少人,幹嘛非要招這麼多技工?還不如省下錢多招幾個兵。”

宋哲武知道王興剛不理解,可是現在還不能跟他交底,想了想笑著說:“興剛,我們的隊伍越來越大,花費也越來越多,僅靠我那幾個現有的工廠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很多工廠。要建工廠,就得有工人,特別是技術工人,不然誰來開機器?既然都不願意來,我們就自己培養訓練,要你招高階技工,就是要他們來做老師,我們回河北召集一些識字的年輕人給他們做徒弟。另外你在試著找幾個工程師,只要他們去河北,月薪可以給到1C0到200大洋,再多些也行,你自己決定。”

王興剛雖然還是有些不理解,可也只好點頭答應。想了想又說:“我已經接到蕭參謀長的電報,武漢的工作後天都要結束,人員物資都要儘快撤離。這些新招的的兵員和家屬,以及我們陸續採購的藥品物資都需要儘快運走。蕭參謀長走前已經和劉峙說了,劉峙當時是滿口答應,可現在就是不給。我去了兩次衛戍司令部,他們的人只是說正在籌集車皮,還要我們等。我派人去車站看過,那裡已經有很多車皮,據車站的人說,這些車皮都是給第四路軍準備的。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給我們?還有一件事,就是市長劉文島要求我們在六國洋商跑馬場賑災的人在等幾天,這件事司令看怎麼辦?”

劉文島不願意第四路軍離開,無非就是怕劉峙的人接手後貪墨,看來國民黨的官員也並不是向後世教科書所說,都是貪汙的,這個劉文島就是個好官。可是他的人必須儘快全部離開,再呆下去容易引起誤解,何況,在他的記憶裡,馮玉祥就要準備同老蔣動手了,很快就會炸燬洛陽以東的鐵路,再不走,他的這些人和物資回去可就困難了。可是既然給他準備好了車皮又不馬上給他,他就有些不明白了。難道是不想要他回河北了,那可不行,河北他是一定要回去的,今晚就要找機會更老蔣說。

“這兩件事我來辦,只是你要照後天撤離準備。”宋哲武還想再跟王興剛交代一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