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點正經事,總之就算是讓他們貪了去,也比拿錢浪費在軍事建設方面強。

而此刻,吳執中與那陳侍郎也同樣處於觀禮的臣工之中。

兩人此刻目不轉睛地打量著那混跡在年輕官員人堆裡的高璋,看著他此刻正在那裡眉飛色舞地也不知道是在聊個啥。

“這小子,怎麼一點也不見他著急……”

陳侍郎忍不住小聲地嘟囔了句道。

“他急什麼,莫要忘記了,今日主持大閱是他親爹,這小子總不能越俎代庖。”

吳執中老神在在地撫著長鬚笑道。

陳侍郎看著這位頂頭上司,忍不住又小聲地嘀咕了起來。

“尚書,您覺得,這高璋小小年輕,當真有治軍練兵的本事?”

“這倒真不好說。”吳執手緩緩地搖了搖頭。

“畢竟他還是個孩子,不過話說回來,他以十一之齡得以高中狀元,就足以證明這小子的本事和心智。”

“咱們還是先老老實實地看著,且看這春季大閱,到底怎麼體現這小子的治軍練兵之能。”

陳侍郎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也對,且先看看,倘若還是如過一般,還是那照貓畫虎的套路,到了那個時候,再埋汰那個還在那裡小聲的談笑的高璋不遲。

此時那些武臣,自然也聽到了那些文官的嘰歪與吐槽,他們哪怕是心頭甚是不爽,卻也只能當成有蚊蟲在嗡嗡叫喚,懶得去理會。

至於官家趙佶,早就對於這樣的場面,那些文官們的嘰歪,早就已經免疫。

此刻,位於官家趙佶所安坐的位置西邊遠處,已然是旌旗密佈,迎風招展。

作為負責大宋春季大閱的太尉高俅,今日已然披盔帶甲,整個人都顯得威武不凡。

此刻他正立身於官家的身邊,臣君二人正在小聲地交流。

“今日奉命前參與大閱的,共有一萬餘諸軍精銳,臣已然將諸路、州的兵馬打散重新整編。

將他們以三百五十二人為一方陣,共計有二十個方陣……”

“……臣之所以如此安排,自然也是有原因的,這是為了讓軍陣顯得更加的威武雄壯,整齊有序,特地設計出來的……”

“……官家英明,這的確是犬子的建議,殿帥府諸位指揮在實際訓練之時。

也覺得這樣規模的方陣,不論是從閱兵行進,又或者是進行演練,都更具有震撼效果。”

“好好好,那朕今日著實要好生瞧瞧,莫要讓朕失望才好。”

“臣定不負官家之期望。”

高俅朝著官家恭敬一禮,在得到了授意之後,高俅轉身,快步來到了點將臺上,開始抬手示意。

很快,伴隨著那震天的戰鼓聲,原本一直穩固地呆在廣場西側的大宋武賁,終於有了一絲動靜。

官家趙佶,下意識地伸長了脖子,朝著那邊望了過去,就看到了一支隊伍,正朝著這邊行來。

而這,正是此次春季大閱兵的第一方陣:刀盾手方陣,此刻終於開始邁他們那很有精神的步伐,朝著這邊行來……

ps:頂不住了先休息,等白天還有一更哈,休息了。這段時間天天熬夜,著實有點頂不住。

頂不住了先休息,等白天還有一更哈,休息了。這段時間天天熬夜,著實有點頂不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