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⒌酃�皇僑硎磷櫻�笄逭庋�娑��褪峭婊�**。
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了,大清繼續這樣玩,暗中鼓勵百姓殺洋人,阻止英國人到本來就該開放了的廣州城,自以為很高明,總有一天英國再次爆發。現在,英國人終於找到了一個機會大打出手。
亞羅號事件發生了。
亞羅號為在香港註冊的船隻,兩廣總督葉名琛當時認為船上有一名海盜,將一船十二名中國人全部緝拿,並且扯掉了船上的英國國旗。爭議點就在這裡,葉名琛堅稱中方沒有扯英國國旗。這件事本來可大可小甚至可無,但當時的英國海軍上將和香港總督寶寧和駐廣州領事巴夏禮對“入城”這口惡氣已經憋了快十年了,他們想要的就是小題大作,不僅要求中方立刻釋放船上的水手,還要向英方道歉。英方的要求其實相當無理,因為葉名琛緝拿的罪犯是中國人,按雙方條約,領事裁判權是不起作用的,而葉名琛非但沒有抓住對方的把柄據理力爭,反倒把人給放了。主要是太平天國運動勢如破竹,咸豐下了命令,讓葉名琛儘量不要再開戰端,不然估計放人也是沒戲的。但是葉名琛拒不道歉,總而言之,大清最重面子,其它可商量。
葉名琛還沒看出這回英國人就是來打架的,於是就為了這麼一句道歉,廣州又被英軍蹂躪了。真開打之後英國人倒也不提道歉這碼事了,一句話:讓我入城。這時葉名琛雖然兵敗如山倒,但他一聽,什麼呀,原來英國人只是想入城啊!葉名琛過去的經驗使他深信一點:在入城問題上,英國人玩不出什麼花樣來,這次一定又是鬧一鬧就滾蛋了。這時他還認為英國人只是來嚇唬他的,只要挺一挺就好了,於是彙報咸豐說打了大勝仗,還幹掉了英軍的總司令,咸豐則批示說:幹得好,不過也別把英國人逼急了,等他們來悔罪時給個臺階下就行了。
當時曾有大臣秉明實情,結果咸豐回覆說這是英夷“造言聳聽”,令該大臣“勿為所惑”。此後葉名琛派人去香港收集英國的情報,不過他犯了個大錯:他自己對咸豐撒謊,手下又怎麼可能對他說實話呢?典型的大清官場風格。蒐集回來的情報不是英國被俄羅斯痛揍,就是英國被印度痛揍,要麼就是財政緊張、入不敷出、經濟危機、失業狂潮、工人罷工,總而言之一句話,英國日薄西山,即將完蛋。這下他更堅信英國人玩不出什麼花樣,乾脆**備都不做,還要士兵不要開炮還擊,夷人“天黑就走”。直至英軍破城,葉名琛正好出去燒香,沒給英國人逮到,英國人又兵力不足,暫時撤出廣州,葉名琛更相信對方是來唬人的。就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葉名琛出乎意料的鎮定,後世戲稱其為“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六不將軍”,一直到他被英國人抓走為止。
對於本**艦在廣州的行動,英國議會認為是“濫用武力”,投票要求英軍撤軍,結果強硬派的外相巴麥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並在大選中大勝,不然英國要是真的撤軍了,葉名琛可又要成民族英雄了。後來由於此人一手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對他的態度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民族英雄一下又成了千古罪人,不可不說是諷刺。其實葉名琛“六不”倒也有原因,當時內戰打得正凶,軍餉都發不出來,人家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與其說葉名琛是真的相信英國“開幾炮就走”,還不如說他是無奈之下,大搞自我催眠。
美國要求修約,建立兩國互相平等這個在現代外交史上最正確不過的要求,什麼互派公使啊,見皇帝不用下跪啊等很平常的事,但被大清視為不合禮制。英國要求入城,法國因為馬賴被殘殺事件要求賠償道歉,這些債全算在了葉名琛這個硬角色上,統統成了懸案,所有的不滿在1856年完全爆發了。不過美國雖然很想揍大清一頓,但當時黑奴問題鬧得正凶,而且第一次鴉片戰爭又得了甜頭,你們上去打,我負責事後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