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在他們詢問一些人之後,才徹底解開了。
原來,詩壇多是落魄之人,對文壇並不感冒。另外,作為詩人,他們都有點小傲骨。
至於年輕人,幾乎都擁戴錢浩,哪裡可能不支援錢浩?
凡此種種原因,說到底還是因為錢浩的作品。沒有那些作品,這些傲氣的詩人,絕對不會服錢浩。
相比詩壇、網文圈,武俠圈子和青春文學的圈子,可以用萬馬齊喑形容了。
不對,武俠圈子還好,還有一些人敢發言。
而這其中,最有名的自然就是楚客。這傢伙果然不凡,說的比任何一個人都直接。
“錢浩革新文壇?算我一個,我老早就看文壇不爽了。”
讀者們看到楚客的言論,當即一頭黑線,不過卻也更加佩服。看看整個文學圈吧,除了錢浩,還有幾個敢這麼說?
這一夜,錢浩一篇詞引發震盪,算是正式宣戰了。
至少,吳學光等人這麼認為。
他們也不在意,陣腳穩定,冷眼看著那些人鬧騰。
“鬧吧鬧吧,明天,明天你們就知道厲害了。”
對於自己的手段,他們充滿信心。他們默默記住那些跳出來的人,記在心裡,暗道早晚收拾了。
這一夜,時間過的很慢。
很多人徹夜不眠,搖旗吶喊,抑或冷眼旁人。更多的人懷揣激動入眠,恨不得閉眼睜眼,一夜就過去了。
因為他們都知道,今夜充其量只是前奏。
真正的大戲,不是明天,就是後天,已經不遠了。(未完待續。)
第358章 第一招
清晨六點鐘,作協的手段尚未使出來,錢浩便先一步更新了《三國演義》。
只有一章,可已盡顯風流。
只看書的讀者,不關注文壇的事,頓時驚喜於《三國演義》,尤其是歷史類讀者。
在這邊,較之其他朝代,三國也挺有名。但是,名聲到底一般,沒有演義的傳播,一大批文人武將都名聲不顯。
倒是曹操,依舊名聲煊赫。
不過,因為魏朝太短暫,他的名聲未經美化,依舊有些不好聽。
其他人物,雖然不至於名聲全無,但大多都很一般。至於三國那些耳聞能詳的故事,在這邊也很少流傳。
比如桃園結義。
第一章講的是黃巾起義,劉關張結義。故事還沒正式開始,但已經很吸引人。
亂世,英雄,姿勢已經擺出來了。
另外,開篇的“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令許多人驚豔不已。
他們乍一讀到,覺得說的很對。一部華夏曆史,不就是這樣的嗎?
黃巾軍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也讓他們熱血沸騰,甚至為此喜歡上黃巾。
至於桃園結義這樣的橋段,更是讓他們眼睛一亮,尤其喜愛。
錢浩起初還不理解,覺得這麼俗的橋段,大家怎麼這麼熱衷?後來,他仔細一想,就明白了,他自己看多了,當然覺得俗套。
可是,讀者們沒讀過,自然覺得新鮮。
當然,也因為這結義的確經典。試想,寫結義的書那麼多,哪一個有這桃園結義出名?
除了這些,還有一點特別吸引人,那就關張兩個角色。那種性格,讓讀者乍一看見,就喜歡上了。
由於這種種原因,《三國演義》僕一更新,就引起巨大的反響。
小白讀者,喜歡它的故事和人物,為它投票打賞。老白讀者,不僅喜歡故事人物,還喜歡那種半文半白的行文方式。
在書評區,他們為之驚呼。
“好文,這絕對是網文中質量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