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該處出現的機會的大小。密度大的地方,表明電子在核外空間單位體積內出現的機會多;反之,則表明電子出現的機會少。由於這個模型很像在原子核外有一層疏密不等的“雲”,所以,人們形象地稱之為“電子雲”。它是 1926年奧地利學者薛定諤在德布羅伊關係式的基礎上,對電子的運動做了適當的數學處理,提出了二階偏微分的的著名的薛定諤方程式,這個方程式的解,如果用三維座標以圖形表示的話,就是電子雲。 而在另一側的發掘現場,主角看到了一個星系圖——也許就是太陽系。 這張星系圖由一個巨大的恆星和九個圍繞其旋轉的行星組成,其中第五個行星特別巨大,第六個行星有著行星環,第四個與第五個行星之間有無數密集小點代表的小行星帶,這都與太陽系高度一致。 但不同的是,主角所處的那個年代,已經把冥王星踢出了九大行星的範疇,太陽系被認為只有八大行星。而在這張星系圖裡,第九大行星的那個圓圈不比天王星、海王星小,絕對不可能是還不如月球大的冥王星。 但主角堅定的相信這就是太陽系的星系圖,一方面是因為強烈的預感,另一方面是不可能有兩個星系如此高度雷同,而且主角現在所處的星球的環境、氣候、物種也與前世的地球高度相似,要說兩者處在不同星球,那也太過巧合了。 除此之外,陸續挖掘出來的圖形中,還有很多主角熟悉的,涉及數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各個自然科學學科。 而等待整座“岩石”終於露出全貌,主角又一次驚掉了大顎…喜歡蟻的世界()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