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至於部隊的給養反正三兩年之內是不愁的。
倒是韓雲華很擔心整個八路軍所有的根據地此時的狀況,他對於今後兩到三年內的事情還是有所瞭解的。就在1941邊區經濟的發展陷入了困境,隨著抗日戰爭進入最困難時期,陝甘寧邊區『政府』也面臨著嚴峻的財政形勢。為了解決財政困難,中央和邊區『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其中就包括調整財政政策、大力發展邊區經濟、增加稅收、發行公債等措施。
這些措施固然有所緩減邊區『政府』以及整個***和八路軍的困難,但是卻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由於大大增加了農民的負擔,所以嚴重挫傷了邊區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影響了***與人民群眾的關係,甚至出現了人民群眾大肆咒罵***領導人的事件。
那是1941年6月3日下午,陝甘寧邊區『政府』正在召開縣長聯席會議,主要討論徵糧問題。外面,天正下著雷陣雨。突然,隨著一聲雷響,雷電擊中了會場禮堂的一根柱子,坐在柱子旁邊的延川縣代縣長李彩雲不幸觸電身亡,另有7人受傷。此外,一個農民拴在禮堂邊的一頭驢也被雷擊而死。這個農民便藉此發洩不滿說:“老天爺不睜眼,咋不打死***?”保衛部門聽說後極為震驚,就把這個農民抓了起來,並要把這件事當作反革命事件來追查。***知道後,急忙制止並要求放人,認為農民不滿肯定另有原因,應該調查清楚。調查的結果是,由於向農民徵收的公糧過重,再加上連年天災,農業收成不好,農民負擔難以承受,心中自然產生不滿。
而後,『毛』『主席』又瞭解到,陝甘寧邊區作為**中央所在地,雖然只有140多萬人,卻駐紮著大量的黨政軍學人員,再加上邊區地瘠民貧,自然災害頻發,糧食問題就成為亟需解決的首要問題。1940年以後,由於外援斷絕,邊區『政府』已沒有足夠的財力購糧,只能全部依靠向當地農民徵糧。這使農民的公糧負擔迅速由1939年的5萬擔增至 1940年的9萬擔(每擔100斤)。儘管如此,到1941年3月,部分地區就已出現斷糧現象。為了保證1942年的糧食供應和歸還1941年的借糧,**中央與邊區『政府』經過再三研究,決定1941年徵糧20萬擔,比1940年翻了一倍多。這使廣大群眾深感負擔過重,普遍出現不滿情緒。所以才會提出現在看來幾位有必要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口號,從而引發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現在陝甘寧邊區的經濟已經表現出這種不好的苗頭了,所以韓雲華認為有必要向中央建議一下,不然將會嚴重影響中國抗日戰爭的程序。想想也是,在41年之後的兩三年間八路軍各部隊都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物資生產上,精力的分散也讓日子同樣不好過的***人有了喘息的時機。
要是黨中央早一點意識到這個問題的話,早點想辦法解決,到時候也不會像歷史上那樣被動。
今天已經是中央工作組進駐內***軍區第七天了,這一個星期以來黨中央經過多方位的視察於走訪,對於內***軍區各方面都極為滿意,也從綜合層面瞭解了內***軍區的實力,在『主席』等人看來,內***軍區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八路軍。中央直屬的這支部隊已經完全成長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現在內***軍區要部隊有部隊、要地盤有地盤、要物資有物資、要裝備有裝備。完全是一個自給自足自產自銷的小型王國,比八路軍分散四面的處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