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張友鸞並由此形成了一套編輯系統,才開始形成最初的風格,並開始有了生機。 。 想看書來

一代報人鄧季惺:被湮沒的傳奇(3)

畢業於北京平民大學新聞系的張友鸞是邵飄萍的學生,在《新民報》最火的時候,張友鸞擬的標題經常在重慶傳誦一時。張友鸞是中國傳統文人的樣子,留著長長的鬍子。他一個人要養活一家三代十口人,後來搬到重慶時,報社資助他在編輯部前面的山坡上搭了三間“擱綁房”,上面覆蓋的是茅草,底下的牆是用竹片編起來的籬笆,抹上泥巴,就算是居室,張恨水戲稱為“慘廬”。

《新民報》鼎盛時,有“三張一趙”四大臺柱——張友鸞、張慧劍、張恨水與趙超構,《新民報》之所以能夠很快地發展起來,首先應該歸功於它的辦報方針,它主張抗日,反對內戰,反映民生疾苦, 揭露社會黑暗,受到廣大讀者歡迎。另外,抗戰開始以後,許多新聞和文藝方面的人才從全國各地彙集到了大後方,《新民報》得以網羅很多著名的編輯和作者,也極大地促進了它的發展。譬如趙超構、張恨水、吳祖光等等都是抗戰期間參加新民報的。趙超構在1944年,曾作為“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一員訪問延安,採訪過毛澤東並寫了《延安一月》,為此毛澤東一直記著他並且在解放後請他吃過一次飯,這也使他免於成為“右派”。

“三張一趙”中,名聲最大的當然是張恨水。他先是1938年與張友鸞一起加入重慶《新民報》,抗戰勝利後又被邀請作《新民報》北京版負責人。張恨水本來是以“鴛鴦蝴蝶派”小說家而知名的。他在重慶時寫的《八十一夢》卻風格不同。它以夢幻方式諷刺當時國民黨統治下的社會現實,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1944年趙超構去延安時,毛澤東還提到張恨水的《八十一夢》並要趙超構代他向張恨水問好。張恨水解放後不久就中風了,他的晚景不是很好。

《新民報》還有一個著名女記者是採訪部主任浦熙修,新聞界人稱“浦二姐”。她在解放後離開了《新民報》,擔任上海《文匯報》駐京辦事處主任。解放初期,她在新聞界仍十分活躍。但是在1957年被點名為右派“能幹的女將”而被迫離開了新聞崗位。“*”期間浦熙修得了癌症,又沒有好的醫療條件,那時母親的境遇也不好,但每次都是母親先去日壇醫院替她掛好了號,然後和父親接她來看病,再送她回家。

當年就在《新民報》剛剛成立股份公司後不久,戰爭把一切秩序打亂了。1937年“8·13”淞滬戰事開始後兩天,母親帶著我們3個孩子搭乘民生公司輪船,從南京回到重慶,把我們交給外婆,她立即返回南京。《新民報》堅持在南京出報直到11月。南京失陷前,父母透過一切關係,日夜搶運,總算把報社能搬走的東西都搬上了船。母親後來說,當時報社全部資金只剩下200元,一路上職工伙食和零用,還是她自己掏私人腰包墊出來的。

當時曾創辦北平《世界日報》和上海《立報》的著名報人成舍我想和《新民報》合併,一起遷往重慶。但父母覺得成舍我太過強勢而婉言謝絕。雖然合作並沒有形成,但並不影響兩家的友情。許多年以後,成舍我的兒子成思危與弟弟吳敬璉在一個會議上碰面,他們一個是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一個是全國政協常委,弟弟還把這段往事講給成思危聽。

1938年1月15日,《新民報》重慶版創刊,距南京版休刊只有49天。能以如此的高效率出版,在內遷報紙中也是首屈一指。抗戰開始以後,全國人民抗日熱情高漲,關心時事,加之在重慶人才薈萃,《新民報》這張民間報紙吸引了許多進步的文化界人士加盟,報紙辦得有聲有色。這一時期也是《新民報》的鼎盛期。重慶時期先後在《新民報》擔任過的主筆或副刊主編的作家有,夏衍、鳳子、吳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