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個親信順著密道跑了,可那些人還不打算放過他,正到處翻江倒海似的尋他呢”
“誰這麼大膽子,敢在京城中光天化日之下放手殺人啊?”趙檉更加吃驚,就是也不敢這麼折騰,滿城的追殺仇家。
“折家啊,就是昨晚您救下的那個穿紅衣的女子,聽說她昨夜遇險,他幾個哥哥都急了,點齊了一百多家將親兵就打門去了,想那折家世代鎮守西北,手下多是過沙場,百戰餘生的驕兵悍將,那喬貴手下不過是些潑皮無賴會是對手,這等事情要是放到別人身御史早就奏彈劾了,可折家他們就要好好思量了”見喜眉飛色舞地說道。
“西北折家?”趙檉一聽就只能替喬貴默哀了,惹了他家還不如趁早抹了脖子來的痛快。現在我們聽到宋代的將門多是,高家將、呼家將、楊家將,還有後來的岳家將,甚至水滸中的種家,其實還有一支被後人選擇性遺忘的將門――折家將,他們在此時名聲遠勝其他幾個將門。
折氏出身党項族,五代時割據府州。宋初,折德扆聽命,遂繼續留用。折德扆死後,其家門長期承擔鎮守府州重任,以防禦西夏。其中折德扆長子御勳、次子御卿還獲授節鉞,五世孫可適為宋神宗和哲宗朝名將,歷涇原副都總管等,遷步軍都虞候,拜節鎮。史稱雖不無世卿之嫌,自從阮而下,繼生名將,世篤忠貞,足為西北之捍。”至此時以歷經九代為將。
第三十三章 將門
第三十三章將門
中國古代史,長期存在“將門出將”之說,即指幾世從軍及產生將領的現象。就中國曆代王朝的發展總體而言,將門還成了武將群體中的骨幹力量,隋煬帝曾經對群臣曰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此不虛也”,說白了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
北宋時期,將門現象依舊突出,從開國將領、遺臣故將、和之後歷朝成長起來的將帥之家構成了宋朝的將門,他們中出現了或幾代為將,或數世統軍的情況,甚至還有與北宋王朝相始終的武人家族,而將門也始終在當時武將群體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宋太祖在實施“收兵權”的同時,對武將層又進行了拉攏收買,給予其家族諸多方面的優待。甚至採取了與其聯姻的做法,以爭取他們的效力,並化解彼此的矛盾。將帥不僅獲得了安保富貴的待遇,而且數家與皇室建立了婚婭關係。宋太宗登基後,將乃兄這一手做法沿襲下來。由此遂形成拉攏層武將的一種傳統,以後北宋諸帝立武臣女為皇后幾乎成為定製。在此祖宗之法的庇護下,不僅一批批將領及其家族獲得了穩固的地位,也為其子弟從武為將開啟了方便之門。
科舉考試為文官體系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備選人才,但無法選拔合格的武將。武舉考試最後要以筆試成績來定勝負,結果武學教育變成培養武學生的文學水平而不是軍事知識,到了軍中根本無法指揮軍隊,更不用說成為軍事家了。由於缺乏有效的軍官培養機制,武將的後代通常熟悉武事,便成為父輩軍職的理想繼承人,使得國家軍事人才的供應只有透過父子相傳的方式進行。另一方面,層武官都享有蔭補和優先遷轉子弟的特權,鼓勵他們世代在軍中服役,更為其子弟的發展創造了優越的條件。這些膏粱子弟往往乳臭未乾已獲軍銜,甚至未經戰陣便為將官。因特殊的背景條件,其子弟還有較多機會得到統治者的垂青,使他們更容易獲得發展。家族遂成為傳承軍事知識與軍隊技能的有效工具,軍事家族便由此產生,即使皇帝常常懷疑軍中的私人集團,但是整個家庭在軍中供職的現象卻無法避免。
“將門出將”本身也存在產生武人權勢膨脹,甚至釀成事變的可能性。如果當政者對某個,或某些武將世家賦予過大的統軍權,而缺乏必要的制約,使得其長期主宰大軍,或盤踞某一地區,家族因素和利益不斷膨脹,遂不可避免要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