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長城沒什麼不對,秦統一天下之前,北方諸國也修長城。但是暴君嬴政不把百姓當人,修長城、修馳道,為他自己修建陵墓和宮殿,還要找長生不老藥,哪個是不消耗民力物力的?”

【“漢武帝窮兵黷武,為了打匈奴,連續發動四十三年的戰爭,使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漢朝的根基也是大為動搖。”】

【“司馬遷可能是在借古諷今,暗諷漢武帝為了個人榮譽與威名而無視漢朝蒼生。”】

“暗諷朕?”漢武帝皺起眉頭。

【“司馬遷本人是不願意和匈奴打仗的,能和親最好還是和親。”】

“原來是慫包軟蛋啊!”

“想用女人換和平,想的真好!”

“如果不是漢武帝北征匈奴,現在我們是不是漢人?後人是不是自稱漢族?難說!”

“竟然讓這種人寫史書!”

劉徹冷聲說道:“司馬遷,朕看你還是別寫史記了,換個人寫史書吧!”

司馬遷連忙說道:“陛下,臣生於史官世家,祖上歷代寫史,有誰比臣更有資格寫史?臣之史記,真的是根據前人的記載與考察所寫。”

不讓他寫史,比殺了他還難受。

觸動劉徹逆鱗的,不是司馬遷暗諷他窮兵黷武,也不是司馬遷把霍去病列入《佞幸列傳》,更不是其批判前朝的三位臣子,而是這廝竟然不想打匈奴!

在漢武帝劉徹眼中,這是嚴重的政治不正確。

有些話,後世之人能說,你司馬遷不能說。

【“關於霍去病的功績,封狼居胥,司馬遷是寫進史記了。”】

【“但他不認為霍去病的軍事能力有多強,反而歸結為霍去病的運氣好,孤軍深入沒有被匈奴大軍包圍,也沒有迷路,是老天爺照顧他。”】

【“《佞幸列傳》記載的是透過諂媚而得到君主寵幸的人,霍去病被歸入其中的原因,是因為司馬遷對其不滿。”】

【“司馬遷在書中對霍去病和衛青帶有貶義,說他們是外戚,才有機會受寵上位。”】

【“司馬遷是個十分雙標的人,非常看重門第血統,對霍去病、衛青這種出身卑微卻憑藉軍功崛起之人,有很大的偏見。”】

“這個時候是不是該喊黃巢?”

“司馬遷算什麼東西?一個的沒落家族子弟,連贖罪的錢都拿不出,為了保命,只能受宮刑成為太監,憑什麼看不起底層出身的人?”

“後人總說,誰誰誰的含金量還在不斷上升。現在該說什麼?黃巢的含金量還在不斷上升!”

“後人在抹黑司馬公,司馬公在史記中記載並讚揚了很多出身卑微的人物,怎能說他對出身卑微的人有偏見?”

——

[司馬遷為人如何?]

[在他筆下,秦朝啥都不好,秦始皇更慘,從長相到出身,通通被司馬遷抹黑。他筆下的史記帶著很重的個人感情。]

嬴政:(▼皿▼#)

王離:請務必告訴我,司馬遷的祖上是誰?

[畢竟司馬遷是漢人,歷史永遠都是勝利者寫的,懂的都懂。]

[史記只要如實記錄歷史上發生的事件就可以了,沒必要有個人感情色彩,是對是錯,由後人評說。]

[我對司馬遷的評價:比較古板,文人,反戰之人。]

[反正我是不怎麼喜歡司馬遷,他的著作我都是半信半疑,活該被處以宮刑。]

司馬遷:〣( oΔo )〣

某些古人:好,被閹的好!

[一句話,文人筆下沒好人。]

古代文人:你這一句話,把從古至今所有文人都罵進去了。

[司馬遷心眼太小了,被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