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一行大師(第2/3頁)
章節報錯
雙手合十,恭敬地答道:“阿彌陀佛,一行大師正在禪房內禮佛。諸位施主,請隨我來吧。”
役僧領著眾人來到了一間禪房前,讓他們在門外等候,自己進去通報。不多時,從禪房內走出來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他約莫五十多歲,身形瘦削,面容清癯,眼中卻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彷彿能洞察世間萬物的本質。李智雲一眼就認出了他——正是一行大師。
一行大師親自將他們迎進禪房,吩咐役僧上茶。李智雲環顧四周,只見這間禪房雖然不大,卻收拾得井井有條。正面牆上設有一座佛龕,供奉著如來佛祖的塑像。屋子中央擺著一張圓桌,周圍放著幾把椅子。尤其令李智雲印象深刻的是,房間裡的傢俱雖然不多,但到處都堆滿了書籍,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書香。他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每當夜深人靜之時,一行大師便獨自一人,點燃青燈,沉浸在書海之中,彷彿與世隔絕。
一行大師請他們入座,自己也在對面坐下,目光落在李智雲身上,單手直立道:“阿彌陀佛,諸位施主光臨敝寺,不知有何貴幹?”李智雲連忙還禮道:“大師,我等冒昧來訪,實因一樁難事,還望大師出手相助。”一行聞言,微微點頭,道:“施主但說無妨。”
,!
李智雲開門見山地:“大師,民部尚書劉文靜遭人誣陷,被捕入獄。我阿爸已經下旨,三日後將其處斬。本王欲救劉大人一命,無奈時間倉促,恐難如願。因此,懇請大師施展神通,說服我阿爸推遲行刑日期,不知可否?”
一行聽罷,面露為難之色,道:“施主,此乃朝廷內部紛爭,老衲身為出家之人,恐怕不便插手。”李智雲一聽這話,立刻懇求道:“大師,佛家以慈悲為懷,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此事關乎劉大人的生死存亡,還請大師務必出手相助。”
一行大師聞言,沉吟了片刻。他深知自己雖然身在空門,但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無辜之人遭受冤屈。於是,他緩緩地點了點頭,道:“好吧,老衲就勉為其難地試一試吧。”
李智雲一聽這話,頓時喜出望外。他連忙站起身來,雙手合十,深深地鞠了一躬,道:“多謝大師!大師的大恩大德,本王永生難忘!”
送走了李智雲等人後,一行緩緩步入佛堂,那步伐帶著幾分超脫塵世的淡然。他輕坐在佛像前的蒲團之上,閉目凝神,口誦經文,那聲音低沉而富有韻律,彷彿能洗淨人心中的塵埃。佛堂內,香菸嫋嫋,佛光普照,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祥和。
大約一個時辰後,一行緩緩起身,走出了屋子。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抹決絕,彷彿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即將發生。他吩咐人叫來了自己的兩名弟子,目光凝重地望著他們,緩緩道:“兩位徒兒,祟仁坊的東南角有一座廢棄的園子,你們帶人進去潛伏在園中等候。今日未時過後,會有什麼東西進園子,總數是七。你們務必將其悉數擒獲,若有遺漏,為師定要重重責罰。”
兩名徒弟聞言,神色一凜,連忙領命而去。他們叫上了幾名雜役,帶上布袋,匆匆離開了寺廟。一路上,他們心中暗自揣測,不知師傅所言何物,但師傅之命不敢違抗,只能照做。
一行人來到祟仁坊的東南角,果然發現了一座沒人住的宅子。宅子後面,一個很大的花園映入眼簾。那花園雖已廢棄,但依稀可見往日的繁華與美麗。如今,卻是一片荒蕪敗落之景,樹木叢生,雜草遍地,彷彿是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無情。
眾人走進了花園,小心翼翼地穿梭在雜草叢中。他們找到了一片灌木叢,蹲下身子,隱匿於枝葉之間,靜靜地等待著。周圍一片寂靜,只有偶爾傳來的蟲鳴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太陽慵懶地掛在頭頂上,不時被薄薄的雲層遮擋住,透下來的光線也變得斑駁陸離。天氣異常悶熱,連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