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彷彿常胡氏的話的確很有趣。
“我也不怎麼清楚。”明蘭努力回憶,“似是川中的竹子,參天的大毛竹削成片,只挑裡頭紋理最細最韌的幾片,然後抽成長長的竹籤粗細,用粗細圓白石一遍遍打磨,怕要磨過上千次,磨成竹絲那麼細,然後再編出來的。”這樣編出來的氈子席子,才會柔軟潔白如棉緞。
常胡氏倒吸一口涼氣,眼露豔羨之色,呼道:“我的黃天祖宗,這要多少功夫呀!該多少金貴呀,怪道這麼摸著這麼滑溜兩塊,哎呀,咱們平頭百姓家就這福氣用上了……”
這明蘭倒沒法謙虛,古代不是商品社會,有時候有錢也買不到東西,因為皇權社會中,真正最好的上品都是御貢的,是由宮廷專門的作坊工匠製作的。
自打漸入夏來,宮裡不斷賞賜的避暑物品,好些東西明蘭以前見都沒見過,像這竹絲涼氈席子,要不是怕竹製品放久了要發黴,明蘭都想把東西藏進庫房裡去。
常嬤嬤眉頭都打結了,回頭橫了兒媳一眼,成功的制止了常胡氏的喋喋不休,明蘭倒沒什麼,隨了幾句後,便轉而和常嬤嬤說話:“……聽說嬤嬤如今住在貓耳衚衕,不知宅子可住得?進出路途方便不?”
常嬤嬤滿臉的皺紋柔了下來:“多虧了燁哥兒,宅子很好,前後有兩院兩進,別說是我們孤兒寡母四個,就是將來年哥兒討了媳婦生兒育女了,也夠住了。兩邊的鄰居也是規矩的好人家,衚衕前後都通著大路,不計馬車還是轎子,都容易來去的。”
“那就好,老爺和我也放心了……”
明蘭拈起青瓷盤裡的一枚鮮豔的果子,微笑著正要說下去,誰知常胡氏又插嘴道:“也不都是好的,位置到底偏了些,地方也冷清了些,要給年哥兒買些筆墨書簿,或是給燕子添些新衣裳,都得趕上半天路,要是能……”
“住口。”常嬤嬤臉色開始難看了,把茶杯在几上重重一頓,“說什麼胡話呢!”
常胡氏立刻噤口,明蘭很好奇的看過去,只見她雖閉上了嘴,但卻也沒什麼羞惱的意思,似是皮厚臉粗,很習慣被婆婆斥責了,並不怎麼怕被當眾下臉的樣子;還若無其事的吃起點心果子來。
常嬤嬤瞪完了兒媳,才轉頭向著明蘭道:“夫人千萬別客氣,我們已麻煩燁哥兒不知多少了。唉……老婆子也不怕丟人,便說了吧。”她嘆了口氣,語氣低沉,“都是我那不成器的兒子!讀書不成,卻去學人做生意,叫人坑了,家裡賠了個乾淨還不夠,人也給打的半死,眼看要禍及家人。我這才舔著老臉,拖著一家人求到京城來,誰知我那大姑娘早十幾年前就沒了,眼看山窮水盡,虧在有燁哥兒!幫著我們置了田地和屋子,這才能活到現今。”
這話一出,明蘭掩飾不住驚訝。
她並不是因為常嬤嬤說的話而吃驚,而是常嬤嬤會這樣直言不諱,自爆家醜。
這些事情,顧廷燁從沒跟明蘭提過半句,但明蘭早就揣度過了。
古代講究的是守土守業,葉落歸根,並不作興背井離鄉,若常嬤嬤在海寧過的好好的,怎麼會突然拖家帶口遷徙京城呢?和舊主家斷了聯絡近十幾年了,也不見得會是忽然忠心爆發吧;貌似常家也沒有要赴京趕考的學子,或要來開分店的商業計劃。
那麼,就只有一個結論,常家在老家待不下去了,是來投奔舊主家的。
成親至今,明蘭雖然心中有許多不解,嫣紅的死,曼孃的來龍去脈,還有另外一個孩子,若顧廷燁自願說,那她就聽,但她從沒主動問過什麼。即使是夫妻,有些隱藏心底的陰私,也不方便親口說,而顧廷燁顯然沒有任何提起的意思。
常嬤嬤來京已快十年了,肯定知道所有內情,她正是突破口,所以從很久前起,明蘭就有意的揣摩常嬤嬤的秉性作為。
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