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王坐在王座上,面色陰晴不定。殿中氣氛越發沉重。

\"繼續說。\"

\"臣等發現,秦國的水利工程遠不只是一項工程。\"考察團負責人展開一卷詳細的圖紙,\"他們建立了完整的培訓體系,從技術到管理,都有專門的學堂。\"

\"這些學堂教些什麼?\"左相張口追問。

\"除了水利技術,還有農耕、算術等實用知識。最令人驚訝的是,他們還教授管理之道。許多參與工程的百姓,都成了技術骨幹。\"

\"不止如此,\"另一位考察成員補充道,\"秦國在工程沿線建立了新的村落。每個村落都規劃有序,不僅有新居,還預留了市集用地。百姓們的生活蒸蒸日上。\"

韓王的眉頭越皺越緊。

他原本以為鄭國的計劃會讓秦國陷入困境,沒想到反而成就了一番偉業。

\"那鄭國現在如何?\"韓王問道。

\"回大王,\"考察團負責人答道,

\"鄭國在秦國很受重用。他不僅擔任水利署總工,還在工匠學堂教學。最重要的是,他的兒子鄭小五也成了秦國水利工程的骨幹。\"

\"哼!\"韓王冷哼一聲,\"真是忘恩負義!\"

\"大王息怒。\"張開勸道,\"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想對策。秦國這麼做,顯然是在收買民心。若是任其發展,後患無窮。\"

\"可是......\"兵部大臣魏莊憂心忡忡,\"依目前的情況看,秦國這種做法確實高明。他們不是在強迫百姓,而是讓百姓心甘情願地追隨。這才是最可怕的。\"

殿中再次陷入沉默。

大臣們都意識到,這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問題,而是關係到國家根本的大事。

\"國君,\"張開沉聲道,\"依臣之見,我們也要改變策略。與其處處與秦國為敵,不如學習他們的長處。\"

\"此言差矣!\"兵部大臣魏莊立即反對,\"秦國這麼做,無非是為了積蓄力量,好對付我們。我們豈能助長他們的氣焰?\"

\"魏大人此言過於偏激。\"一位年輕官員站出來說,\"秦國的做法確實值得借鑑。至少在民生方面,我們應該有所作為。\"

爭論越來越激烈。

有人主張效仿秦國,改善民生。有人擔心這會動搖國本,主張加強防備。

就在這時,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傳來:邊境多個村落的百姓,竟然主動請求遷往秦國!

\"這...這怎麼可能?\"韓王震驚地問。

\"回大王,\"傳信的官員低聲道,\"那些百姓說,秦國不僅有活幹,還能學到技術。他們想去那裡謀求更好的生活。\"

這個訊息如同一記重錘,讓整個朝堂都沉默了。

\"諸位愛卿,\"韓王的聲音有些顫抖,\"這該如何是好?\"

張開深吸一口氣,說出了一個驚人的建議。

\"大王,依臣之見,不如派使者去秦國,請教他們的治國之道。\"

\"什麼?\"魏莊立即反對,\"這豈不是自承不如?讓天下人恥笑!\"

\"恥笑總比亡國好!\"張開不甘示弱,\"秦國的強大已經是事實。我們若是不思變革,只會越來越落後。\"

殿中再次陷入爭論。但這次的爭論已經不是單純的敵對或排斥,而是在思考如何應對這個新局面。

韓王坐在王座上,陷入深深的沉思。

\"也許......\"韓王喃喃自語,\"我們真的要改變了。\"

夜深了,韓王仍在批閱奏章。面對秦國的這種軟實力擴張,傳統的對抗方式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