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迸出曾經去過或印象深刻的地方。
長樂?鬼知道大哥現在是逗比狀態,還是冷酷狀態!
神都?離蘇家人遠一點,反而是保護他們。
洗劍閣?倒是可以去一趟,芷微會請教她師父,而蘇無名去過永生谷,殺過“東王公”,知道很多,說不定能更完善陸大先生的傳說描述。
孟奇大概有了思路,就在這時,一個念頭忽地跳出,北周,黃粱,玉原雪山!
我怎麼會想到他?孟奇正是疑惑,突然呆住,黃粱曾經說過的話語猛地迴盪耳畔:
“在各方天地之上,有一處真實之界,它的核心處無法用我們的思維和理解來描述,沒有時光的前後,沒有空間的**,沒有因與果,沒有生與死,總之,凡是能被我們體悟到的,都非真實的它,都是因為我們各自心性不同而假合的內容。”
“道門稱其為‘道’,佛門則喚‘如來’或‘菩提’,梵我教叫它‘上梵’。”
“核心之外,各有演繹,變化萬千,形成一界,乃法與理的凝聚,不因外物而變,道門曰大羅,佛門言淨土,梵我稱‘下梵’,吾之宗門將它與核心並稱‘真實界’,真實不虛,亙古不變。”
“‘真實之界’外,感其不同之處的氣息,衍化不同的法與理,結合地火風水、金木五行,生成各不相同的諸方天地,或許在某一方天地內,有強者成為仙人,長生不死,但只要‘真實界’外露的氣息發生變化,則天地法理改變,仙人墜落塵埃,再無法力可言。”
“或許在某一方天地內,有強者成為仙人,長生不死,但只要‘真實界’外露的氣息發生變化,則天地法理改變,仙人墜落塵埃,再無法力可言……”孟奇怔怔重複著這句話,忽然大笑起來。
事情的真相一直在自己眼前,但之前卻始終視而不見!
哈哈哈哈!孟奇笑得蹲下,狀似肚子痛,是自嘲,也是喜悅。
陸大先生那一劍不就是天地法理改變,仙人墜落塵埃,再無法力可言的場景再現嗎?
而陸大先生的說法也佐證了這一點,在九重天不行,在自身這方世界不行,但於神魔世界可以,並且明確說了是藉助這方天地的特殊。
只不過自己被黃粱不完善且存在很大疏漏的理論給忽悠了,僅僅將九重天,也就是仙界,當做他說的大羅、淨土、下梵,將仙界與最本源的道並稱“真實界”,然而種種事實都在告訴自己,這方天地特殊,諸多功法直承上古。歷史最為完備,青帝—藥師王佛—月光菩薩—月摩尼菩薩這一脈更是將特殊昭然若揭。
再加上,永珍門是從此界退入洞天,永珍仙尊則是貨真價實的傳說大能,九座仙尊之墓還在鎮壓著什麼,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說明了自身世界的特殊。
或許所謂的“真實界”包括本源之道,法理源頭之仙界,以及自身所在天地,而神魔世界與非這方天地分裂的宙光碎片屬於“萬界”,屬於黃粱說的“諸方天地”。一旦真實之界外露的氣息發生變化,它們的天地法理隨之而變,強者瞬間會墮落塵埃,唯一的出路就是在此之前飛昇,適應並和糅合“真實界”的法理,就像黃粱自己!
也就是說,能讓真實界外露氣息發生變化最低也得略具傳說特徵?
孟奇又有了之前的狀態,越想越是興奮,如此一來。何為垂釣者,何為魚,就一目瞭然了!
出身於“真實界”的都是垂釣者,他們於萬界各方的投影由於莫名緣由而衍化的相對獨立魂魄是“魚”。自己從地球被拉來,所以與本土的永生族等看到的不一樣,處在魚而非垂釣者的地位,這麼說來。地球所在宇宙,便是仙界或者稱“真實界”衍生的一方宇宙,而這樣的宇宙還有無窮多?
等等!孟奇忽然停止了大笑。我去!這不是和自己的內景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