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一株、桑苗一捆,決意耕讀傳家。他親手植下銀杏,開墾了桑園,忙時桑稼,閒時教書著述。與此同時,他的眼疾也越來越重,不久即雙目失明。這對於生來即於史籍為伴的左丘明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面對混沌一片,他曾一度絕望,拒論史實。但很快理智即戰勝了憂傷,強烈的使命使他重新振作起來。他決心在有生之年將其所集整理出來獻給後人。於是,他把幾十年來所聽到見到的諸侯各國的政聞要事及君臣謀議得失之詞,口述給子孫,彙整合卷,著成了我國現存最早的國別史……《國語》。《史記·太史公自序》載:“左丘失明,厥有《國語》。”《漢書·司馬遷傳贊》載:“孔子因魯史記作《chūn秋》,而左丘明論輯其本事以為之傳,雙纂異同為《國語》。”

《國語》全書共二十一卷,分別記述了西周末年至chūn秋末年(約前967…453)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的事,是先秦時期重要的歷史文獻。《山東通史·先秦卷·〈左傳〉》載:“《國語》一書主要記錄了自西周末年至chūn秋時期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部分君臣謀議得失的對話。《國語》和《左傳》以不同形式記錄了大體同時期的史事。相互之間有詳略同異,二者有不少可以互相參證的地方。所以後來的學者有稱《左傳》為《chūn秋》內傳,《國語》為《chūn秋》外傳。

公元前452年前後,左丘明因病逝世。根據左丘明生前囑託,遺體安葬於其所植銀杏樹“一箭之地”的都君莊東高地上,在這裡可東向齊都,南顧魯城,表達了左丘明的齊魯情緣。

有關左丘明墓的記載最早見《魏書·地形志》。言:“東平郡領縣七:無鹽、範、須昌、壽張、平陸、富城(漢晉屬。有富城、卞城、武強城、左丘明冢)剛。”富城遺址位於肥城市王莊鎮,其疆城包括今肥城市的王莊、桃園、石橫、湖屯等鄉鎮。《漢書人表考》也載:左丘明“葬泰安肥城縣西南五十里肥河鄉都君莊”。清康熙十一年《肥城縣誌》載:“左丘明墓在城西南五十里肥河鄉都君莊正覺寺之西。”宋王去非詩《題左丘明墓》也準確說明了其位置。詩中說:“寺壓古墳闕已摧,墳前古樹已凋衰。未能遷寺還封樹,每到都君一淚垂。”清俞正燮在《左丘明墓考》中,更依據《水經注》《魏書》《通志》《元和郡縣誌》《天順一統志》等史料,力排左丘墓在東平、嶧(山)、曹(縣)說,認定“丘明墓依古籍在今肥城,審矣!”。

左丘明的品行和對人類歷史的偉大貢獻,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左丘明逝世不久,人們即將他著述過的地方稱作“左傳jīng舍”,予以保護,並代有修葺。漢初,肥城置縣伊始,就在縣城興建了“左傳jīng舍”,並立重修碑以志。漢平帝時(1…6),《左傳》初立學宮。東漢建武年間(25…56),《左傳》復立。《後漢書·鄭興範升、陳元、賈逵、張霸列傳》載:陛下知丘明至賢,親受孔子,而公羊傳穀梁傳聞於後世,故詔立《左氏》。晉夏侯湛賦詩讚左丘明曰:“世亂讒勝,君子道憂。丘明達聖,致志《chūn秋》。微言逃難,旁行不流。庶幾斯文,希志訓猷。”

唐貞觀二十一年(637),太宗李世民頒《左丘明等二十一人配享孔子廟詔》,封左丘明為“經師”,從祀文廟。左丘明後裔為此植槐紀念,稱“謝唐槐”。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趙恆,追封左丘明為瑕丘伯,授其四十七代孫丘芳衣巾,以主祀事。翌年,平yīn縣令王諷重修“左傳jīng舍”並立碑詳述追封之事。政和元年(1111)宋徽宗趙佶封左丘明為中都伯。宋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丁謂亦詩讚左丘明曰:“猗歟左氏,聞道素王。依經作傳,微旨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