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餐飲服務行業以及明朝末年所有的行業都一樣,大的是酒店,必是一個官員罩著,有一棟臨街的二層小樓,大廳裡跑堂的夥計高喊一聲樓上請,那就必須是貴客上門。

差點的就是食鋪,姓張的叫張記、姓李的叫李記食鋪。出售些饅頭、米飯、燒餅、扁食(水餃)的,大人物是不肖罩這樣的小買賣,最多也就是一般的衙役、皂隸罩著。

戶房要收稅的,而且種類繁多,沒有人罩的,就是稅收也直接搞死你。

第一是營業稅,三十稅一,如果一個月銷售額被戶房司吏定了是三十兩,那麼就是一兩的稅銀,一兩稅銀還有火耗一錢銀。

第二就是市肆門攤鈔,一間房子一錢銀子,相當於後世的衛生費。

第三是塌房稅,就是隻要你的營業房子沒塌,就要繳的房屋稅,一間房子要兩分銀子。

第四是特種稅,特種稅看戶房司吏心情,羊羔稅、魚稅、糖醋稅……不一而論,想收費總是有理由的。

林林總總,一家食鋪一個月被收2兩銀錢是有的,吃霸王餐的惡漢、吃壞肚子的碰瓷更是有的,在這種艱難的夾縫中生存,沒有一點忍耐、沒有一點的靈活,還真吃不了這碗飯。

煙墩小旗與食鋪娘子四目相對火花閃爍。

食鋪娘子就問軍爺是否打尖住店,本店有上好客房,一宿只收軍爺十文銅錢。

小旗一聽,這哪裡有不住店的道理,就通紅著臉,磕磕巴巴的說,本、本……小旗官想說本官了,畢竟小旗官也是有品級的武館。

如果按大明規制,小旗官是從7品武官,與縣衙縣丞、主簿是同一級別,高於那些沒有品級的三班六房 ,甚至於縣衙四把手典史,然而在實際的生活中,一個小旗官是根本沒有辦法與縣衙裡的主簿、縣丞相比的。

小旗官每月有月糧一石,月糧是發給家屬的米糧,另發行糧一石給自己吃,另外有鹽二斤,馬豆三升,草料三十斤,餉銀5錢……

但是大明王朝規制是規制,規矩是規矩,就如同後世的規則與潛規則,其實中國社會很多事情幾千年來始終如一。

大明的上官老爺嫌如此發給太過麻煩,就直接折銀兩發放,一個月5兩的食物加餉銀,被折成2兩5錢銀髮放,就是小旗官這2兩5錢銀錢 ,還要被漂沒、貪沒 發到小旗官手裡連2兩銀錢也沒有。

一個煙墩計程車兵,誰家做了夠飽食的米飯、饃饃,免不了就推讓一下上官,於是小旗官就可以在煙墩裡面吃幾回白食,吃一頓白食省下幾個銅板,所以小旗官還是有一些積蓄的。

陳記食鋪的老闆,為了經營自己的生意,不斷的對各類人低頭哈腰,低頭哈腰多了,失去了做男人偉岸、陽剛的雄風。

今日飯鋪娘子被抓了手腕,內心砰然。

帶小旗官進了雅間,兩個人一前一後,終於無人,小旗官已是難以自持。

小旗官上前一步,拉起來食鋪娘子的手,雙眼含淚,撲通一聲跪下,對食鋪娘子說。

姐姐救我,女菩薩救我,姐姐要是不允了小生,我這就斷是活不成了。

食鋪娘子,急忙拉起小旗官,說,軍爺快快起來,萬萬不要被人瞧見,如若被人瞧見,奴家有何臉面存活世間。

煙墩小旗官見食鋪娘子說的不是不允許,而是怕別人看見,就大感欣慰,站起來上下其手。

食鋪娘子扭捏身體抗拒,推開小旗官的手說,親哥哥且忍耐一時,親哥哥就在這裡住下就好,妾覺得方便時候 就會來成全哥哥。

大明王朝的縣城夜晚是安靜的,城門關閉,行人稀疏,陳記食鋪的老闆要趁食鋪打烊,去屠夫那裡結算一下肉錢。

待到食鋪老闆出了大門,食鋪娘子急忙關門閉戶,急匆匆的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