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源源不絕的北上饑民隊伍(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久之後,周至高家破解了童謠,向北而走的傳言,隨著那三首童謠不脛而走,一時間,更多的饑民朝著乾州而來。
饑民的組織十分混亂,這是在不瞭解饑民的情況下的認知,凡是深入地對饑民進行過了解,你就會發現,饑民都是由親戚朋友抱團而形成的隊伍。
大的饑民群體當中,都是由若干小的饑民群體按照血親或者其它關係作為紐帶,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的,因此饑民當中的訊息傳遞是十分迅捷的。
甚至比起官府的快馬來,有時候還要快上一籌,因此,高家沿著靈州古道北去的傳聞,被人一時間渲染得有鼻子有眼睛的,當然,這其中少不了何松和領興漢鎮糧磚的饑民宣傳員。
為興漢鎮傳播童謠的饑民隊伍高達四五百人,這些人,每天能從南下商隊這裡領取到一塊糧磚,這種用炒米為原料高溫高壓壓制而成的高熱量食物,簡直是饑民當中的硬通貨。
何松從靈州出發的時候,從老白那裡領取到的糧磚,是一斤的大包裝,一斤包裝開啟之後,裡面是五塊每塊二兩的小包裝,到了乾州之後,何松在發放糧磚時,一律用的是無包裝糧磚。
這種二兩的糧磚,重量精確到可以用作籌碼的程度,加上口味獨特,一下就成為了饑民當中的信用貨幣,一些傳播童謠的饑民,在遇到其他饑民不相信的情況下,就會拿出一小塊這種打碎的糧磚:“來,不信是吧,嘗一嘗,這是北邊來的糧食,看老子騙你了沒?”
果然,只要是親口嘗試了這種美味糧磚的饑民,頓時都會成為童謠解讀新的擁躉,而童謠和它的解讀,也由此越傳越廣,只是一個月的時間,在京畿地區幾乎達到了盡人皆知的程度了。
每個饑民都知道,呆在這京畿地區就是等死,既然知道了北邊兒有糧食,那還等什麼,趁著自己還有點兒體力,能走多少算多少吧,即便是千里之地,那解謠的不是說了麼?沿途可能會有糧食補給的。
果然,沒有多久就傳出,乾州南門客棧那裡,為每個北上的饑民發放糧磚兩塊,而且,往北走的途中,每百里就能獲得兩塊。
雖然兩塊糧磚也就是兩天的量,但已經快要餓死了的饑民,哪裡還顧得上那麼多,兩塊就兩塊,至少吃了這兩塊,還能多活兩天,不是麼?
“何經理,帶來的糧食不多了?”
“具體還有多少?”
“不足萬塊了!”
“嗯,咱們買的糧食到了多少?”
“從西邊買的糧食到了十幾車,東邊的還沒訊息!”
何松知道,買來的糧食基本都是原糧,因此,從這天開始,後續到達的饑民,只能按人頭髮放一塊糧磚,一斤原糧。
因為運距實在太長,刺史府那邊的糧磚運到這裡,至少得二十天的時間,也是遠水難解近渴了。
當然,刺史府那邊的糧磚,一直在朝南轉運,自第一批饑民進入集訓營之後,興漢鎮生產糧磚的糧食加工工坊,就成了第一批裝備了蒸汽機的工坊,三班運轉的情況下,每天都有上萬斤的各種糧食,被加工成了行動式單兵口糧。
從一開始的炒酥米,變成了酥米炒麥子各半,之後又混入了魚肉末,再之後,庫存的奶食品和鹹肉幹告罄,再之後就連魚肉末都幾乎供給不上了。
從甘州馱運糧食的駝隊,幾乎每三天就到一波,但仍然供給吃力,刺史府再次挖掘了潛力,又湊了六千的馱馬,穿行在了瀚海之中。
這條興漢鎮的生命線,從開始至今,已經執行了兩個多月,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從甘州運來的糧食,已經達到了三十萬石,按照吳俊的估計,甘州的糧食潛力已經被壓榨的差不多了。
此刻甘州還能收集的糧食,大都來自附近的涼州和肅州,而涼州那邊,至多還能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