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夫不會教我,那麼還去問大夫做什麼?’‘哦,我只是給你一個決議。’‘好吧,謝謝你。’

阿敖心想:去問人?去問誰?凡人懂得醫學嗎?呵呵…當然不懂啦,只有大夫才懂啊,可是,大夫絕對不會教我的,甚至被大夫奚落一番。

由於阿敖的妻子在孃家裡,很久不在身邊了,那麼阿敖覺得很無聊,整天悶在家裡更加無法打發日子,阿敖又拿起醫書消磨時間,可是,他不字識,怎麼辦?他突然靈感來了,不認識的字何不去問別人?好吧,就厚著臉皮去問別人吧,就這樣,不懂的字就去問別人,甚至有時候用筆記下數百個字才去問別人,日復如此,日夜看書,也不知道看了多久終於看完一冊,但阿敖看這麼久的醫書還是覺得沒什麼用,因此,他又棄掉不看了,可是,時間過得很慢,頭腦發熱了又看看醫書,一看就接著看完,不過,也同樣沒有什麼收穫,但他感覺‘傷寒論’特別好玩,那就反覆地看吧,此次看醫書進展很慢,因為對‘傷寒論’興趣大增,認真地看,必須弄明白每一個字的含義,他一發不可收拾,阿敖整天捧著醫書,日夜手不離書,坐著看,睡著看,吃飯看,甚至去茅廁也捧著書看,把所有一點時間都用在看書上了,一年之後,阿敖覺得自己的醫學水平已經遊刃有如了。但他之前的病情依然反覆發作,保持每天晚上發生惡寒,一個時辰後轉為惡熱,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時寒時熱也把阿敖砸磨得骨瘦如柴了,他突發奇想,何不自己開方子試試?之前熟人說很多名醫也是久病成名醫的?對,要自己開方子試試,立即給自己打脈,一會後,感覺自己的脈是滑而數,舌苔厚膩,此不是溼熱絞結嗎?‘傷寒論’雲:‘溼與熱結,如油入面,難解難分。’啊!阿敖大吃一驚,‘難解難分’?這不是無法分開了嗎?阿敖立即重新翻看醫書,仔細研究,原來是邪入少陽,邪在半表半里之時,應‘小柴胡湯’和解之。但阿敖越看越拿不定主意,而且越看越像其他疾病了,那麼他就去集市找大夫診治。因為阿敖看過醫書,大夫開的方子也是小柴胡湯加減,不過,阿敖也沒說什麼,就拿兩劑藥回家煎水喝,第一晚沒有發冷,還神清氣爽,非常舒服,以為從此沒事了,不再發冷了,還慶幸道:‘也不全是庸醫,還是有的大夫有真本事的,唉,我為什麼不早點去找這個大夫呢?’然而,第二個晚上又發冷了,因此,阿敖又去找那個大夫,經打脈之後接著開了方子,阿敖站起看大夫開什麼藥,原來還是小柴胡湯,只是這次加了澤漆,另外,生薑加到三十錢,阿敖也是拿了兩劑草藥回家,立即煎藥喝藥,當晚沒有發冷,也是神清氣爽,以為這次真的病好了。可是,也是第一晚有效,復喝沒效了,而且阿敖覺得全身有氣無力,走路非常艱難了,不過,他還是去找那個大夫,把情況說了一遍,大夫好像很害怕的樣子,他立即翻看醫書,然後也沒說什麼就開了方子,結果還是小柴胡湯,這次按前方加了常山,生薑加到八十三錢。阿敖拿了方子之後仔細研究,他知道澤膝和常山有毒,但它們可以截瘧,難道你說我有瘧疾?我哪來的瘧疾?生薑八十三錢想吃死我嗎?阿敖想了一會立即回家了。這可是不得了,之前沒去找大夫還能吃能喝能拉,可是,吃了大夫兩劑藥反而病情嚴重了,那麼阿敖再也不相信大夫了,一個月後,阿敖的熟人又來了。他說:‘喂,你怎麼成了乾柴?你還不快去找大夫看看?’‘看個屁,全是庸醫!’‘你千萬不要拿自己做試驗啊?很多半桶水是把自己治死的啊。’‘沒有,我沒有給自己開過方子,只是上個月去給紅鼻開了兩劑草藥,差點吃死我了…’阿敖把之前找大夫的過程說一遍。熟人道:‘你吃第一劑藥沒效就不要去找他了啊,快去縣城找大夫看吧,不然,再這樣下去你會死掉的,唉,你快拿衣服吧,我跟你一起去縣城。’‘不用,我明天自己去。’

次日,阿敖果然自己去縣城了